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江苏省九江市永修县七校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大大超越了早先在罗马人时代、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美国总统国情咨文(1992年2月)

材料四:据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任举二例即可)

举一反三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一带一路”倡议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探究如下问题。

【古代交流】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近代交恶】

材料四:

材料五: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据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六:1917年二,三月间,日本分别同英、法、俄、意达成秘密协议:日本支持中国参战,四国应允在战后和会上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自恃有此保证,估计中国参战也不可能收回山东。同时,它还试图以中日为盟国的方式,控制中国的财政与军事。

——《国际关系史·第三卷(1871—1918)》

【友好交往】

材料七: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1937—1944年)。

材料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十: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