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检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21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或政策?

(2)、材料一中要恢复自由贸易,材料二却对企业严加管制。它们各自有没有改变原先的社会制度?上述措施有没有取得成效?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举一反三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国情差异,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到渠成启新篇】

材料一   英国在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后,有力保障了它在17世纪的对外战争中一直是获利者。对外战争胜利的影响对英国来说是巨大的,那就是资本和市场。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国内生产提供了和平的环境,并打开了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反过来又刺激工业经济发展,如此良性循环。最终,英国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编自王立本等《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标志着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归纳英国能第一个敲开“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的原因。

【另辟蹊径创新高】

材料二   英、法、德三国的GDP占世界GDP的比例情况统计

——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国别

19世纪前期

19世纪后期

科技

成果数

儿童

入学率

科技

成果数

儿童

入学率

英国

92

11%

106

74%

法国

144

52%

75

86%

德国

154

68%

202

100%

——据殷起鸣、张杰威《科技管理》整理

注:①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②1870年前的德国是指德意志地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德国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列举德国在19世纪后期取得的科技成果,(列举两例即可)以德国为例,说明图表的关系。

【自我调整施新政】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图中思维导图中空白处的内容。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对图中“主要内容”中的“救济”部分进行说明。

【独立自主拓新路】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理论新范式,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据郭春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