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3.6沿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步检测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20世纪)①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②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③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④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一下对该网络段子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语段

解读

a

抗战时期,延安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进步青年向往的地方

b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c

1953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A、a B、b C、c D、d
举一反三

同学们通过各种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身边的历史,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办专题展览】在新中国建设中,从人民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震撼了人们的心灵。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介绍建国初期模范的专题展览,你负责的工作如下:

【历史遗迹考查】材料一:深圳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在1980年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观念。在特区建设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内地大锅饭体制下,人们不珍惜时间,不讲究效率,国有企业普遍效率低下,不讲成本。袁庚认为改革开放就是要让人们振作起来,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手段去管经济。 在2010年的一次投票评比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被评为“深圳十大观念”之首,评语说:“这一观念的出现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进行社会调查】材料二:采访实录(有摘编)

采访者:方方(化名,时为初一年级学生);口述者:妈妈;采访时间:2014年5月6日

我:我们历史课有一个口述历史的作业,您能给我讲讲您小时候有没有经历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吗?

妈妈:小时候我随着父母住在陕西山沟沟的工厂里,厂区外面就是庄稼地。我爸爸为了给我和弟弟增加营养,想买些鸡蛋。可是那个时候,是不允许随便做小买卖的。到周末休息的时候,我爸爸就带着大篮子到附近的村子去,桥桥的,挨门挨户的敲人家门,问有没有鸡蛋。一般农民家会养几只鸡下蛋,也不敢出去卖。一般一家最多也就能存个十来个鸡蛋,要买一篮子鸡蛋,要跑好多家,用掉差不多一天的时间。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呢 开始改革开放了就允许做小生意了,有自由市场了。那个时候明显的就物质丰富了,农民拿着整筐的鸡蛋呀,到那儿去卖,然后还包括卖肉的呀,卖菜的呀什么都有了。

在改革开放初期呢,那个时候虽然说比在这之前物质稍微丰富了一点,但是买什么东西很多都得要票。我记得那时候住在北京的爷爷家里,还有副食本。副食本就是每家按人口定量的,买个芝麻酱呀,化石花生瓜子啊这些的,那都得要凭本去买的。

我:是吗,那多麻烦呀!

妈妈:这不是麻烦的问题,关键是它物质匮乏,你要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有人可能买不到了。所以呢,就是在有限的这些资源里,要让大家都能有,那就只能靠这个定量供应了。你想想现在,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你看看现在,物质多丰富呀!从你小时候你就知道,你想吃什么,爸爸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我:对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