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初中历八年级下册3.1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检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什么样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2)、这次会议的召开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新时期,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分别是哪两个地方?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举一反三
判断对错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邓小平称为“农民伟大的创举”,在这种制度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应民意,得民心。故犹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阻挡,不可抗拒,迅速普及神州大地,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它不仅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解决了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没有解决的衣食温饱问题。而且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同时,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把它称为“农民的一伟大创举”。-----------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以上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题号后填“C”

①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人民公社体制弊端,解放农村生产力。{#blank#}1{#/blank#}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对土地拥有了所有权和经营权。{#blank#}2{#/blank#}

③中国农村改革由于顺民心得民意,所以一开始便顺利展开,并迅速普及神州大地。{#blank#}3{#/blank#}

④中国农村改革对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重要作用。{#blank#}4{#/blank#}

⑤邓小平认为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异军突起得乡镇企业都称得上是“农民的伟大创举”。{#blank#}5{#/blank#}

《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周刊每年年末都会评选当年的“风云人物”。《谁在〈时代〉封面上?》一书的作者列努斯曾说:“那些经常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将被收入历史课本。”

材料一:图1是1951年6月18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然而,《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对周恩来和新中国的“妖魔化”和“丑化”也许不难“理解”,因为当时美国的双脚正深陷战争的泥潭。

材料二:图2是1971年11月8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又是周恩来,左上角文字:“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封面文章这样写道:“当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在1949年发表他著名的演讲,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他的助手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图3是1972年2月6日的《时代》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

材料四:图4是1979年1月1日的《时代》期刊,封面人物是被评为1978年年度风云人物的邓小平。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