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初中历八年级下册3.1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检测
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二: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材料三:新世纪、新成就(单位:亿美元)(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出现什么现象?给经济社会造成什么影响?(2)中国农民的哪一重要举措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什么?(3)材料三中“新成就”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直接有关?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材料表明新中国成长有经验也有教训,这对当前国家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 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一一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二: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材料三:“(这次会议)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因而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起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