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2国民革命运动同步检测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某校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写在某校大门东面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等。
翻开有关近代中国历史的读物,你常常会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一词。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虽然在对外关系中还保持着独立国家的形式,但实际上已被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破坏,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另一方面,列强势力的入侵,破坏了中国原有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近代新式工业的逐步兴起。上述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就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般来讲,这个过程开始于鸦片战争,形成于20世界初年,终结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材料一 这次北伐入湘、入赣,得民众之援助极大,尤其是江西方面,农民参战更为踊跃。如攻新喻(今新余)时,北伐军已不支,农民(约200人)用土炮逐走敌人,北伐军遂得冲上……攻入南昌、退出南昌,皆得农民之助力不小,不然,北伐军之损失更大.此外,如一路之送茶送饭,觅渡肩挑,或代觅米粮等,则到处如是,给北伐军以种种便利。
——摘编自《中央局报告》(1926年12月5日)
材料二 据统计,1926年11月工人党员占比已达60%。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党的阶级构成发生变化。1928年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130194人,其中工人成分占10.9%,农民成分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年7月降为5.5%,1930年9月又降至1.6%。
——摘编自《中共党员86年之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