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重庆九龙坡区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①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②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数量、方向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③国家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④国家通过财政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理论(见下图)
材料二: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形势的同时,确定了2017年经济工作基调——稳中求进。2016年,我国经济稳中趋缓、稳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这些都与科学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会议指出,2017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适度扩大支出规模,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保障的支出,支持实体经济升级, 同时严防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
①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稳定社会预期→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③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投资、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④下调增值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增加→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供给结构
①补贴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②教育、医疗方面的措施→减轻贫困家庭负担→减少贫困的发生率
③提供培训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强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
④提高低保优抚标准→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增强贫困户和困难户的脱贫能力
脱贫攻坚是“头号民生工程”。C市立下“愚公志”、打赢“攻坚战”,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C市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资金供给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的齿轮紧紧咬合。精准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区县交通硬件设施,着力解决“山高路远”问题,优先实施贫困乡镇(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贫困村通自来水。精准培育发展产业,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区县,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精准开展教育扶贫,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将贫困户子女优先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精准实施转移就业,对无法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贫困人员,优先使用公益性岗位过渡性安置。对在毕业年度内的C市高校贫困毕业生和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精准落实低保“兜底”,将没有劳动能力、需社保“兜底”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截至2018年12月,C市已累计实现8个“国重县”、4个“市重县”整体摘帽,贫困人口从165.9万人降至25.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1%降至1.27%。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日子甜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打赢“攻坚战”的重要性并分析C市财政政策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