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陕西西北农林科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依法纳税是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
③要积极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④加强税收调节,调整税收结构
扩张性财政政策―→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①对原材料的进口增加
②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
③经济建设支出增加
④生产扩张,总需求增加
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我国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各个方面也正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外资在中国的投向表现出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过重,第一、第三产业过轻的局面。据统计,我国三个产业累计合同利用外资比重分别是 1.96%,68.69%,和 29.36%,其中制造业就占据第二产业引资总量的 90%左右。从外资利用的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无论在外资使用的数量,还是外资使用的效益和规模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吸引来的外资多投向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利用外资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应如何应对?
材料一:
材料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止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000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17年比上年增长7.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技术、应用和模式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活力十足,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快车”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但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过去30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对外开放集中在东部,东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西部,从人均GDP最高的前五个省份与最低的后五个省份的平均水平之比看,我国区域间差距自2006年以后逐步缩小,但近两三年出现再度扩大的势头;农村滞后于城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足。201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81倍。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突出问题?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该如何解决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