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江西奉新县二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材料二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举一反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学生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