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绘制如图甲.a表示每3h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d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 ”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 等.

(2)曲线d表示的增长为“ ”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 .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情况如图乙所示,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 现象.

(4)在研究种群数量时,需要调查种群密度.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 .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是 ;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等.

举一反三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 (计数室为1mm×1mm方格,由400个小格组成)、滴管、无菌水、台盼蓝染液(对活细胞无染色效果)、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blank#}1{#/blank#} .该实验{#blank#}2{#/blank#}(填“需要”或“不需要”) 重复实验,原因是{#blank#}3{#/blank#} .

(2)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blank#}4{#/blank#}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blank#}5{#/blank#} 

(3)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blank#}6{#/blank#}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水纸)吸去,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计{#blank#}7{#/blank#} (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在用血球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blank#}8{#/blank#} 个.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