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利用苏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B、果实发育过程中仅生长素发挥重要作用,而促进果实成熟的主要是乙烯 C、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举一反三

资料I:埋在土中的种子萌发时为了成功破土而出,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将幼弱的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弯向下生长,这种弯曲的构造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所示),它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

(1)图2是在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野生型和hls1突变体)外源植物激素时幼苗的生长状况.在图中可以看到野生型的个体中标号{#blank#}1{#/blank#} (填字母)“顶端弯钩”现象最明显,初步推断乙烯{#blank#}2{#/blank#}(促进/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blank#}3{#/blank#} (促进/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

(2)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1基因的表达有关,图3所示为外源激素对HLS1基因的表达量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hls1突变体(HLS1基因异常)不能形成顶端弯钩,下列分析正确是{#blank#}4{#/blank#} (多选)

A.hls1突变体不能表达HLS1基因,所以不能形成顶端弯钩

B.乙烯激活HLS1基因表达,促进了顶端弯钩的形成

C.茉莉素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所以抑制了顶端弯钩的形成

D.在茉莉素+乙烯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HLS1基因表达先升高再降低

资料Ⅱ:真核生物在转录过程中需要一些蛋白因子的协助,称为转录因子.基因要在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才能表达.图4中的MYC2 和EIN3即为转录因子.

(3)图4为茉莉素﹣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其中“”表示抑制,“→”表示

促进,对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blank#}5{#/blank#}  (多选)

A.乙烯通过EIN3调控激活HLS1基因的表达

B.茉莉素通过直接抑制EIN3的功能来降低HLS1基因的表达

C.转录因子MYC2可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

D.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曲形成过程中相互拮抗

(4)若EBF1基因表达异常,茉莉素还能否发挥其作用?{#blank#}6{#/blank#} . 请分析说明{#blank#}7{#/blank#} 

为研究赤霉素(GA)对高NaCl环境下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者用水稻种子做了一系列处理,7天后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组及实验处理

发芽率(%)

平均根长(cm)

平均芽长(cm)

分组

NaCl浓度(g/L)

GA浓度(g/L)

A

0

0

98.9

6.57

3.28

B

5

0

97.8

1.63

1.60

C

5

0.25

98.9

1.93

1.82

D

5

1.00

98.9

2.11

2.26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是细胞间传递{#blank#}1{#/blank#} 的分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blank#}2{#/blank#} 作用.

(2)据上表可知,本实验对水稻种子进行的处理包括{#blank#}3{#/blank#} .

(3)A组与B组比较说明:高浓度NaCl溶液对水稻种子的作用是{#blank#}4{#/blank#} .

B、C、D三组比较说明:GA对高盐处理后的水稻种子萌发具有{#blank#}5{#/blank#} 作用;GA对高盐处理后的水稻种子生长具有{#blank#}6{#/blank#} 作用且该作用随GA浓度增大而增强.

(4)SpotS2蛋白、SpotS3蛋白和SpotS4是水稻种子细胞中的一类蛋白质,它能使在高浓度NaCl溶液影响下的水稻种子恢复正常生长.研究者采用三组不同的方式处理水稻种子,7天后测定三种SpotS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NaCl溶液能{#blank#}7{#/blank#} SpotS蛋白的合成,赤霉素(GA)对恢复{#blank#}8{#/blank#} (选SpotS2、SpotS3和SpotS4)蛋白的合成作用最为显著.

(5)综上所述,推测赤霉素是通过{#blank#}9{#/blank#} 来抑制高浓度NaCl溶液对种子的伤害而恢复正常生长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