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
国家 | 改革名称 | 废除旧制度 | 领导人 | 共同影响 |
俄国 | 1861年改革 | A | 亚历山大二世 | B |
日本 | 明治维新 | 藩制 封建身份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 明治天皇 |
【横观各国调整】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等通过改革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三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四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3)材料三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此次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4)材料四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此次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探究发展真谛】
(5)上述材料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 钢(万吨) | 煤炭(万吨) | 棉织物(亿平方米) | 谷物(万吨) |
1928年 | 425.1 | 3551 | 18.21 | 7330 |
1940年 | 1831.7 | 16592.3 | 27.15 | 9564 |
增幅(%) | 330.08 | 367.25 | 49.09 | 30.48 |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