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曲折和漫长,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学校,探索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点燃了火种、照亮了前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一部分推进皇帝的高级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同盟会誓词…秘密地流传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提出的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想从此深入人心。

                                                                                                                                   ——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三个: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礼教;文学革命。    ——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次制度变革”的尝试有没有成功?这一历史事件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中国同盟会成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二,写出这一组织的革命理想,孙中山将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什么意思,后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理论。

(3)、依据材料三,说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中生物新文学巨匠是谁?分析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举一反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众多的“时代梦想家”,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时代使命,推动时代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美国是最早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它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1950年,邓稼先(见图5)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64年,在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见图六)在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