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家庭准备云南白药、碘酒、红药水、双氧水、高锰酸钾等杀菌消毒、止血、防感染的药品,是很好的预防措施。①碘酒的溶剂为{#blank#}1{#/blank#} ,双氧水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blank#}2{#/blank#} 。②高锰酸钾由(填数字){#blank#}3{#/blank#} 种元素组成。(2)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的是Na2CO3 , 盐指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表示。①1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钠{#blank#}4{#/blank#} g。②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字母序号){#blank#}5{#/blank#} 氯化钠的溶解度。a.大于 b.等于 c.小于③请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说明我国青海湖地区冬天捞碱的原因为{#blank#}6{#/blank#}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25.7
36.0
36.6
37.3
38.4
39.8
A.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的是A
B.通过降温可使t2 ℃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t1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温度恢复至t1 ℃,析出溶质的质量关系为B>A=C
D.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lank#}2{#/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