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c1 | c2 | c3 |
溶质质量分数 | 2% | 2% | 2% | 6% | 6% | 6% | 10% | 10% | 10% |
水的温度(℃) | 20 | 40 | 60 | 20 | 50 | 60 | 20 | 40 | 70 |
溶液pH | 10.90 | 11.18 | 11.26 | 11.08 | 11.27 | 11.30 | 11.22 | 11.46 | 11.50 |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液pH |
11.22 |
11.35 |
11.46 |
11.48 |
11.50 |
11.50 |
①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选填“大”或“小”).
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实验步骤 |
实验过程 |
溶解 |
将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A。玻璃棒的作用是{#blank#}1{#/blank#}。 |
除杂 |
第一步: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2{#/blank#}。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blank#}3{#/blank#} 第二步:充分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lank#}4{#/blank#}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增多。 第三步:待上述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blank#}5{#/blank#}(填操作名称),得到澄清的溶液B和白色沉淀。溶液B中的溶质是{#blank#}6{#/blank#}。 |
蒸发 |
向溶液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当蒸发皿中出现{#blank#}7{#/blank#}时,停止加热,即可得到纯净的氧化钠晶体。 |
(反思)有关物质除杂的问题,除了要选择正确的试剂,还要注意所加试剂的顺序。若将除杂操作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顺序颠倒,后果是{#blank#}8{#/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