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A.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和水,可通过分液方法分离
B.因为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常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瓷坩埚中加热熔化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Fe(OH)3胶体,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E.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再关闭活塞,从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选项 | 实 验 | 现 象 | 结 论 |
A | 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CCl4 , 振荡、静置 | 溶液下层呈紫红色 | I﹣还原性强于Cl﹣ |
B | 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Al(OH)3不溶于氢氧化钡溶液 |
C | 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共热数分钟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D |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 | 出现黑色沉淀 | Ksp(AgCl)<Ksp(Ag2S)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 | ||||
实验目的 | 比较非金属性:N>C>Si | 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 除去Ca(OH)2中的NH4Cl | 验证HCl的溶解性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浓HNO3 中加入炭粉并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 |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 有NO2和CO2产生 |
B |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 溶液变红 | Fe(NO3)2晶体已变质 |
C | 向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 | 水层几乎无色 | 苯与溴发生了反应 |
D | 向0.1mol/L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 CuSO4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