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6届安徽界首中学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相通—相连—相融。
材料一: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中国春秋时期的管仲认为法是统一天下的最高标准,这就决定了君主与群臣、高贵者与卑贱者都必须共同遵守。战国时期的慎到从“人性恶”出发,指出“法”是社会最可信赖的客观标准,因而以法治国必定优于圣贤之治。
材料二:
材料一:甲午战后至民国时期,新设的近代企业逐渐向内地以至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伸展,移向和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区,但这并不能改变近代工业偏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商埠的总体格局。同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市也以沿海省份占较大比重。另外,国民大革命以广州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北伐胜利进军使革命势力迅速发展至长江流域乃至黄河流域中部。这种南北方革命发展不平衡局面在此后一定时期仍将延续。
——摘编自戴安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至19世纪50年代末,北方集中了全美绝大多数工厂和国家工业投资总额,特别是东湘地区占据城市人口的绝对主体,大型发达城市基本聚集于此。城市—工业心脏地带开始在此形成并日趋牢固,确立了其经济领军地位,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机遇,引导国家适应技术革新。相反,南方种植园主对工业的投资微乎其微,却为增强在参议院中的势力要求在新州扩展奴隶制,造成了南方工业极端落后。南北双方矛质不断升级,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
——摘编自隋笑宇《美国内战前东北部城市化高速发展原因分析》等
材料一
古印欧人的迁徙示意图
——摘自罗三洋《欧洲民族大迁徙史话》
材料二
1415年,葡萄牙人在北非摩洛哥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殖民据点,揭开了近代殖民主义的序幕,接踵而来的西班牙、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国也开始了全球性的殖民活动。从非洲到美洲,从亚洲到澳洲(大洋洲),到处都留下了殖民者的足迹。从16世纪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采取重商主义政策,鼓励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中叶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摆脱了传统的农本经济,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商品,从而对固守农本的其他国家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西方资本主义挟此优势向世界各地进行了猛烈的血与火的扩张,到处门户洞开,成为资本的国际市场、原料和劳动力供应地。美洲、非洲、西亚、南亚、西南太平洋诸岛、大洋洲先后沦为殖民地。
——摘编自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
材料三
二战为战后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比如二战削弱了欧洲宗主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导致其对殖民地附属国控制能力下降。二战促进了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对战后世界乃至当今社会都有重大影响,它不仅促进战后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促使欧洲主宰的国际体系扩展成为全球国际体系,而且还为后冷战时代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史》
材料一毛瑟步枪是世界著名的枪械,由德国人威廉·毛瑟和保罗·毛瑟兄弟设计。1869年,他们建立公司生产枪支。两年后德国政府开始与毛瑟兄弟合作,用他们发明的直动式单发步枪装备军队。毛瑟兄弟后来对步枪进行了改进。1888年,保罗·毛瑟研制出发射无烟火药子弹的弹仓式步枪,并在枪管外加装套筒,弹头初速和射程都有增加。1898年,保罗·毛瑟研制了新的弹仓式步枪,各种性能都有较大提高。德国生产的毛瑟枪除满足国内扩军备战的需要外,还大量出口。
——摘编自[美]罗伯特·L.奥康奈尔《兵器史》等
材料二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遭到封锁,武器供应严重不足。为此,中共中央指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武器,必须建立自己的兵工厂。随后,八路军军工局组织人员土法上马,制造出枪管钻床和防锈处理设备。没有造枪的钢材,就用沦陷区的铁路钢轨作材料。1939年4月,他们设计出无名氏马步枪,次年结合山地游击战特点,又加以改进设计出八一式马步枪。该型枪支重量轻、体积小、精准度高,且方便近身拼刺刀,成为抗日根据地生产的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性能最好的制式步枪。
——摘编自薛幸福主编《革命根据地军工史料丛书·陕甘宁边区》等
有学者认为,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英国政府要求清政府忠实服行《江宁条约》的规定,其中重要一点是让英国官员和商人可以自由进入广州城。让洋人进城,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在五口通商的其他四口尽管也有过大小不一的纠纷,但都一一化解,没有酿成巨祸。惟独在广州,却惊动朝野上下,闹得天翻地覆,开各地反入城斗争的先河,历时十多年无法解决,直至兵戎相见。二是《望厦条约》规定:“所有贸易及海关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黄埔条约》亦规定:“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筹议。”修改有关通商条款,本属平常外交事务,清政府也一再拖延,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海鹏集》
根据材料,归纳这位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子以评析。(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