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高考化学押题卷

利用铜萃取剂M,通过如下反应实现铜离子的富集:


(1)、X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晶体类型为

(2)、X中以sp2杂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

(3)、上述反应中断裂和生成的化学键有(填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范德华力    e.共价键

(4)、

M与W(分子结构如图)相比,M的水溶性小,更利于Cu2+的萃取。M水溶性小的主要原因是


(5)、

硫酸铜晶体,俗称蓝矾、胆矾,具有催吐,祛腐,解毒等功效。取5.0 g胆矾样品逐渐升高温度使其分解,分解过程的热重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范围/℃

固体质量/g

258~680

3.20

680~1000

1.60

1000以上

1.44

下图是硫酸铜晶体分解得到一定温度的产物的晶胞(白球和黑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①该温度是

②铜原子的配位数是

举一反三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的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blank#}1{#/blank#}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blank#}2{#/blank#}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blank#}3{#/blank#}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blank#}4{#/blank#} .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II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blank#}5{#/blank#} 、冷却结晶、{#blank#}6{#/blank#}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斜径制取胆矾,与途径I相比,途径II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blank#}7{#/blank#} 、{#blank#}8{#/blank#}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若测定结果x 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blank#}9{#/blank#} .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