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学期阶段综合检测(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
材料二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三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如图)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会社生产力,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材料四: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假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的一位改革者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材料,根据当时情况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