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达标检测

下列表述中,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历史特点的是(    )

A、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 B、种族矛盾尖锐,地区冲突不断 C、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局部改革 D、发展经济,走向区域联合
举一反三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步骤二: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步骤三: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请回答:
(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
(2)“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这“最终的结局”指什么?
(3)前两幅图片所再现的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后两幅图片中你能获取的什么信息?
(5)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国家变革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英国的革命与发展】

材料一:

威廉和玛丽加冕

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编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美国的独立与发展】

材料二:

《独立宣言》签署场景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编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2)《独立宣言》的签署有什么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分析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

材料三:1921年,纸币卢布值的稳定期不到3个月。1922年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稳定期已经持续5个月了……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交纳了大量的粮食税,现在我们已经得到几亿普特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在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1921年春天,这两个城市(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工人有过不满,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

——列宁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22年11月13日)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年来”苏俄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的角度分析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

材料四:

戈尔巴乔夫改革比中国改革起步晚,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吸取中国的经验,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其出发点是反对私有制,反对市场经济,仍在完善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1987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仍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并没有超出当年改革的范畴,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未变。

——摘编自左凤荣《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主要原因的思考》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图片中“1992—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四文字,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缺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国家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