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达标检测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①;②;③。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英国学者李约瑟
材料二: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学者培根
材料一:李密是隋末起义军首领,为讨伐隋炀帝,其属下祖君彦撰写了《为李密檄洛州文》,历数隋炀帝十大罪行,言其罪过“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檄文还对隋末社会状况作了这样的描述:“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材料二:杜佑《通典》记载: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材料三:《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