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浙江省萧山区朝晖中学八年级上10月质检化学试卷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如表是KNO3(硝酸钾)、NaCl(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食盐)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要求计算).

(2)、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3)、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5)、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

(6)、对(5)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举一反三

 同学们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甲: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的缘故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变红。
【讨论分析】
(1)甲同学提出猜想后,很快被小组同学否定了,其理由是{#blank#}1{#/blank#} 。
(2)经过思考,大家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其理由是{#blank#}2{#/blank#} 。
【实验设计】
(3)为验证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目的现象结论
①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某氢氧化钠溶液。{#blank#}3{#/blank#} 。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
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②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然后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blank#}4{#/blank#} 。

(4)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取少量并滴加2滴酚酞溶液。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
{#blank#}5{#/blank#} 。
方案二:{#blank#}6{#/blank#} 。出现红色且不褪去,结论同上。

【知识拓展】
(5)若将质量分数为10%和2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blank#}7{#/blank#} 。
A.10% B.15% C.20% D.30%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