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西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阶段性检测公益试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变化折射着社会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 1950~1955年中、美、苏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

中国

美国

苏联

1950年

61

8785

2733

1955年

285

10617

4527

材料三 通过统计数据可知,以1978年作为基期(100)的人均GDP指数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0到2009年的1337.63,以200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1365.39元到2009年的18263.88元,上涨了13倍多。农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1年的73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427元。中国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

材料四 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邓小平南方谈话期间,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邓小平南方谈话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根据对市场与资源配置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钢产量的发展趋势及形成这一趋势的基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说,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历了从经济到政治、从农村到城市、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材料三:1984年3月24日,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联合写给省委的一封信——“请给我们‘松绑’”。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等媒体转发,从而引起了国内一场国企全面的放权运动。

——摘自长江网

材料四: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7月。公司成立以来,以“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曾连创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张可转换债券、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成功策划武汉商场成为深交所第一家异地上市公司,首次通过证券二级市场控股上市公司上海延中实业,开办新中国第一个财务顾问公司安信财务等多项新中国第一。中国宝安成为目前深圳市最大的股票上市公司之一。

——摘编自百度百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