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1978年后,新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某会议公报

材料二: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当年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特区”一词的由来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次会议我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会议上对党的工作重心做了什么调整?
(2)、材料二所述“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中的“特区”,列出1980年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改革与开放是两个概念,1978年后,新中国在农村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革的?对外开放又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其中引进来的办法是设立特区,那么请你说一说走出去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举一反三
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通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曲折的工业化】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等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一许紀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資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械,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9%

一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焕发生机的工业化】

材料三: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相互学习的工业化】

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資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则《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