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19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次数 |
物休重 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3 |
0.1 |
2 |
0.2 |
75 |
2 |
3 |
0.1 |
2 |
0.3 |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离s/cm |
1 | 6 | 5 | 2.5 | 15 |
2 | 6 | 10 | 2.5 | 20 |
3 | 6 | 15 | 2.5 | 45 |
①使用动滑轮能否省功?
②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钩码 重/N | 钩码上升的距离/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m | W有用功/J | 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0.10 | 0.6 | 0.20 | 0.10 | 0.12 | 83.33 |
2 | 0.15 | 1.1 | 0.30 | 0.30 | 0.33 | 90.91 |
3 | 0.20 | 1.6 | 0.40 | 0.60 | 0.64 |
实验次数 | 物重 G 物/N | 动滑轮重 G 动/N | 钩码上升 的高度 h/m | 动力 F/N | 动力作用 点移动的 距离 s/cm |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η |
1 | 1 | 0.5 | 0.1 | 0.7 | 0.3 | 47.6% |
2 | 2 | 0.5 | 0.1 | 1.1 | 0.3 | 60.6% |
3 | 4 | 0.5 | 0.1 | 2 | 0.3 | |
4 | 4 | 1 | 0.1 | 0.5 | 50.0% |
次 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弹簧称上升的距离/cm | 机械 效率 |
第1次 | 2 | 5 | 1 | 15 | 66.7% |
第2次 | 4 | 5 | 1.7 | 15 | \ |
第3次 | 6 | 5 | \ | 15 | 83.3% |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4 | 0.1 | 2.7 | 0.2 | 74% |
2 | 4 | 0.1 | 1.8 | 0.3 | 74% |
3 | 8 | 0.1 | 3.1 | 0.3 | 86% |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blank#}1{#/blank#}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弹簧测力计还需要{#blank#}2{#/blank#};
(2)用实验装置1提升物体时,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拉力不等于钩码重的一半,而是大于钩码重的一半,其主要原因是{#blank#}3{#/blank#};
(3)通过比较{#blank#}4{#/blank#}(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次数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4)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次数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blank#}5{#/blank#}(填“大”或“小”);
(5)下列措施中无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blank#}6{#/blank#}(填字母)。
A. 减轻动滑轮重B. 增加所提物体重 C. 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