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教学诊断性(模拟)测试卷
①儒家思想的主导 ②思想争鸣的作用 ③思想争鸣的务实 ④思想争鸣的背景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 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 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等
材料二: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 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三: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 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 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 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远追唐宋承元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分散的文明】
【文明的链接】
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城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明的碰撞】
l8世纪中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