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佛山市桂城街道2019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观察物体,如题图.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若长时间用眼看书、看电视或着电脑都会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都可配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请你和小明、小强和小芳一起完成有关探究:
(1)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甲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blank#}1{#/blank#} cm.
②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blank#}2{#/blank#} .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应{#blank#}3{#/blank#} .
③当蜡烛在丙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blank#}4{#/blank#} 像(虚/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蜡烛应向(远离/靠近){#blank#}5{#/blank#}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blank#}6{#/blank#}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靠近)
(2)小强想探究人的眼睛怎样既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物体的:
①分别采用不通的焦距做实验,实验得到的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物距(cm ) | 焦距(cm ) | 像距(cm ) | 像的性质 |
1 | 30 | 10 | 15 | 始终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 41.25 | 11 | 15 | |
3 | 60 | 12 | 15 |
②比较实验1、2和3可知,当被观察的物体变近时,如果要使像距不变,焦距要变
{#blank#}7{#/blank#} (大/小),这说明,人眼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blank#}8{#/blank#} 来看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的。长时间的近距离看书,引发近视,必须配戴 透镜.
(3)小芳想探究摄影记者常换长短筒镜头的原理:
①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焦距 f/cm | 像距 v/cm |
1 | 60 | 8 | 9.2 |
2 | 10 | 12 | |
3 | 12 | 15 |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blank#}9{#/blank#} (大/小);像就越{#blank#}10{#/blank#} (大/小);
③下图是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某景点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照片甲是用镜头{#blank#}11{#/blank#} (丙/丁)拍摄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