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测试卷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
材料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摘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基础。严格地说古代科技只能叫做技术,不能称之为科技。古代技术主要表现为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近现代科技则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是否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支撑。
请回答:
材料一:近代自然科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人文科学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了依据。牛顿把天体万物的运动用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予以说明,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人们相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同时,这也使欧洲的思想家们相信,在人类社会中,也有如自然界一样的适合于所有社会发展的原则,那就是“理性”。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指出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他认为“没有绝对的运动”。这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同时也打破了西方人的科学观,即达尔文式的进步观,任何东西都只是一种相对的东西。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