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泸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次在线月考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超高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国 网民规模达8. 2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9. 6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 6个百分点。据预测,5G 时代,中国将成为移动用户数增长最多的国家。2 013年,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组织成立了 “IMT— 2020(5G)推进组”,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建立5G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与诺基亚、高通等 国外企业的合作。2015年,我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出要全面突破5G技术。目 前,华为等通信巨头频频完成技术突破,成为5G技术的引领者。在5G技术及服务领域,中国 的相关专利申请件数占全球34 3,居全球第一。5G技术的运用不仅加快了基站、天线、光缆、 芯片、射频器件等通信设备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力推动远程医疗、工业控制、远程驾驶、智慧 城市、智慧家居等多种应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中国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始终坚持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动 力源。如今,中国科技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正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连创新高。2018年,中国各类知识产权申请量均列世界第一。世界 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 高锐指出,中国建立起来的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 知识产权制度在全球推广。但是,近来,一些人再次翻出“盗窃知识产权”的陈词滥调,以所谓 的‘‘强制技术转让”抹黑中国,并宣称“中国必须停止这些不当行为”。这种抹黑中国形象的言 论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引起了一些人认知混乱。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5G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抹黑中国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成功案例。2008年,我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据统计,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措施建立健全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短板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了关键技术供给能力,打造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形成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对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启示。

材料二   2023年,我国的创新指数位居全球第12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2至2022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2012—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和多项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地缘政治动荡,局部冲突频发,地区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性问题加剧。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筑起“小院高墙”。发展鸿沟拉大,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外部需求收缩。经济全球化遇逛流,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在变局中开新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