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20届高三政治百日冲刺模拟试卷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为2016-2018年我国减税降费情况和GDP总量图。

注:“减税降费”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部分,根本目的是通过逆周期调节,激发市场活力,确保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

材料二:目前,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减税降费被提到了突出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稳岗和社保补贴力度。2019年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5月1日起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从20%降到16%,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西部地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6.9万亿元,占全国的21.5%,5年来年均增长4.9%。

◆今天的西部,高质量发展坚实迈进

截至目前,已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航空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四川出台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10条支持政策,并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在甘肃,当地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携手天津、山东等地共建产业园,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增收。在陕西,苹果、木耳、茶叶等特色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今年,青海预计新增清洁能源超1500万千瓦,加速构建向外输送绿电的通道。在宁夏,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一期将在9月投产,宁夏围绕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产业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今天的西部,正从开放末梢加快走向前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从开放的末梢走向前沿。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2023年全年开行1.7万列、运送货物190万标箱,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从运输品中可以看到,中欧班列运输的“老三样”焕发新生机,“新三样”展现新优势。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一批高水平开放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持续发力,区际经济合作全面加强,推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今天的西部是如何向高质量发展坚实地迈进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8年,中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一系列举措让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创新驱动换道超车,经过多年培育,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随着中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应用,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当前,在全球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快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本土品牌迎来历史机遇,也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材料二   从所谓“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冲击论”,再到“产能过剩论”,美国不断构建“中国威胁叙事”的变体,企图为对华实施更多经贸限制措施提供借口。近期,美国等部分西方经济发达体不断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污蔑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其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奇葩论调和无理攻击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声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度依赖政府补贴,导致“不公平竞争”。其二,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远超需求,成为“世界难以承受之重”。其三,污蔑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消费不足,不得不“海外低价倾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