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湖南省名师联盟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徽班初入京时,唱白纯用方言乡语,仅五十一多年,许多艺人“念字口音皆北京化了。”他们还根据百姓兴趣编了三十六本连台轴子“三国戏”,广受欢迎。这些都促成了京剧的形成。这表明京剧形成过程中( )
A、
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B、
实现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
融合了其他剧种的特长
D、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举一反三
社会发展决定了“宋型文化”的热情奔放、浅俗直白的一面。这也直接刺激了明清两代的文化,使之呈现出社会风尚“导奢导淫”“好色”“好货”,价值观念上拜金逐利;文艺品味上重自由表达,“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的特征。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同属于这个文化序列的是( )
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小说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该学者评论的名著是( )
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哈姆雷特》和《红楼梦》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样一种英雄豪杰结义场景在明清小说里频繁出现。无论是帝子神孙、富豪将吏,还是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反映出( )
明代小说《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提到了一个“吉零国”。而《明史》记载,巴剌西遣使入贡,因“去中国绝远”,舟行四年半,遇风飘至“吉零国”。这些记载说明( )
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小说,就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