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质量m/kg | 重力G/N | 重力跟质量比值/N•kg﹣1 |
0.10 | 1.0 | 10 |
0.20 | 2.0 | 10 |
0.30 | 3.0 | 10 |
地点 | g值大小(N/kg) | 地球 纬度 | 地点 | g值大小(N/kg) | 地球 纬度 |
赤道 | 9.780 | 0° | 广州 | 9.788 | 23°06′ |
武汉 | 9.794 | 30°33′ | 上海 | 9.794 | 31°12′ |
北京 | 9.801 | 39°56′ | 纽约 | 9.803 | 40°41′ |
莫斯科 | 9.816 | 55°45′ | 北极 | 9.832 | 90° |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
②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还可能有: .
③从前一个商人在荷兰向渔民买了重为4.9×107N的青鱼,装上船运往靠近赤道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用测力计一称,青鱼竟少了2.94×105N.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装卸中损耗也不可能那么大.你能推测这是什么原因吗?
m/kg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G/N | 0.98 | 1.96 | 2.94 | 3.92 | 4.90 | 5.88 |
(1)实验中,小明以钩码作为被测物体(钩码的规格均为50g)。实验步骤如下:
A.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把两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处于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两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blank#}1{#/blank#}N;
B.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测出相应钩码的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解描点法在乙图坐标纸上作出图像;{#blank#}2{#/blank#}
C.小明根据图像的特点得出了实验结论,结论为{#blank#}3{#/blank#}成正比;
钩码数/个 | 1 | 2 | 3 | 4 | 5 |
质量m/kg | 0.05 | 0.10 | 0.15 | 0.20 | 0.25 |
重力G/N | 0.5 | 1.5 | 2.0 | 2.5 |
(2)小明还想将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改为密度秤。他的操作如下:
①先将质量为10g的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②在塑料杯中装满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
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在塑料杯中装满测液体。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的位置;
则杯中水的质量为{#blank#}4{#/blank#}kg,密度为“0”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的{#blank#}5{#/blank#}N的刻度处,待测液体的密度为{#blank#}6{#/blank#} , 他设计的密度秤的量程为{#blank#}7{#/blank#}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质量m/g | 40 | 100 | 160 | 200 | 240 | 300 |
重力G/N | 0.4 | 1.4 | ▲ | 2.0 | 2.3 | 3.0 |
(1)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blank#}1{#/blank#}方向调零。
(2)第3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表中空缺的实验数据“▲”是{#blank#}2{#/blank#}。
(3)由图乙可知,第{#blank#}3{#/blank#}次数据测量有误,故应将其舍去。请在图乙中利用剩余数据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图像{#blank#}4{#/blank#},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blank#}5{#/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