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向西方学习,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时期,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么口号? 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指的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 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
(5)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一个半世纪以前,当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撕裂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抹自尊,国人面对着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上层智识者中间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这一思潮前后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辛亥再到五四几个时期,亦即经历了从科技到政治再到文化三个阶段。应该说,这一过程对于中国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的认识是由低到高,越来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的。从对物质性力量的了解到对制度性因素的认识再到对观念性力量的觉知,中国社会的根本缺陷和近代积贫积弱的终极根源愈益深入地得以揭示。
——李诘《文化决定论与人类智慧》
(1)材料中的“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撕裂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抹自尊”和“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分别指的是什么?
(2)请分别写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各一个代表人物。
(3)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所经历的几个时期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请依据材料归纳这一进程的基本特点。
(4)“中国社会的根本缺陷和近代积贫积弱的终极根源”是什么?
材料一: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
事件
代表人物
(各写两个)
第一阶段
①{#blank#}1{#/blank#}
洋务运动
②{#blank#}2{#/blank#}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③{#blank#}3{#/blank#}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④{#blank#}4{#/blank#}
第三阶段
⑤{#blank#}5{#/blank#}
新文化运动
⑥{#blank#}6{#/blank#}
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认为“不变一言,决非天运。”表明两人都主张( )
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分别发动了意义重大的变革——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这两场改革的共同点为( )
①都推行征兵制度重视军事制度改革
②都学习实施了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
③都创办了一系列机械化的现代企业
④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威胁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两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下图反映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并引发各省纷纷响应,使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该军事行动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