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历史上,所有的大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别的国家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1)材料一中“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反映了德国怎样的企图? 结合材料一,说明德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企图? 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材料二

(2)材料二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最终争夺的结果如何?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近至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材料三

(3)材料三的内容构成了哪一时期的什么样的国际格局?

举一反三
近现代德国的兴衰影响欧洲乃至世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回忆录中写到:“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他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39%,日本占53‰。

材料四:德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45年5月8日

苏美英法四国按照雅尔塔会议协议,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各占领区的管辖措施不尽相同

1949年5月

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首都定为波恩;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定都柏林。两者都是独立主权国家

1961年

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由暸望塔、混凝土墙、壕沟、铁丝网等组成的边防设施,俗称柏林墙,希望以此阻挡西方势力的渗透。

1989年11月28日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实行德统一的“十点计划”。

1990年

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民主德国整体加入联邦德国。柏林成为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