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8月16日,首届中国慈善论坛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强调,慈善组织必须以实际行动赢得捐赠者、受助者和管理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核心价值,才能有效保障慈善事业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慈善组织真正实现“取之于社会”,要求我们作为社会成员(  )
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③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无数捐赠者的爱心援助。捐赠者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A、富强、民主 B、敬业、诚信 C、爱国、友善 D、平等、公正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某校八年级(3)围绕“树立责任意识,你我共同参与”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下面是同学们列出的部分调查问题:
①中学生可以采取哪些具体做法来增强责任意识?②中学生应该承担哪些责任?③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何意义?④导致中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因素有哪些?⑤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感?
同学们分为三组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第一组调查“是什么”类的问题。第二组调查“为什么”类的问题,第三组调查“怎么做”类的问题。(注:一般情况下“是什么”类的问题包括事物的含义、特征等;“为什么”类的问题包括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影响等;“怎么做”类的问题包括对待事物的举措、行动等)。
在调查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信息:
  陈晓明,东台市新街镇双洋村人,家境优厚的他,大学毕业后,放弃已经找好的工作,到贵州省最偏远、最贫苦地方支教,并最终决定终生留教当地。他自创“三语教学法”,使学生成绩提高明显;他与村民多次从山下(一趟往返要两天两夜)运水泥浇场地,给孩子们带来第一堂篮球课;他自掏腰包,帮助失学、贫困孩子上学。陈晓明扎根云贵高原的事迹引起了强烈反响,因此他也被评为贵州省道德模范、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近日,他又入选“中国好人榜”。以他为原型的电视剧《月亮之恋》,不久将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