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1)解释加线的词语。
    ①读书               ②         
    疲倦                   ④ 其人亦妄对        

    【答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

    【答案】
    (3)从上文来看,范仲淹在教育学生时体现出了哪些好品质?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后面问题。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①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②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初抵此地还是春寒料峭,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的春天了!
    ③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翌日,又是两个士兵去了。没人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④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⑤“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⑥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⑦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道禁令见鬼去吧!
    ⑧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
    ⑨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一场噩梦。
    ⑩天气多好啊!他终于站到河边。
    ⑪他把衣服和枪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他时而仰泳,时而匐泳,时而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左右两岸,鸟群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⑫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抓住了树干。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⑬——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⑭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⑮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⑯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⑰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⑱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⑲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说符》)

          【注】①[中]射中箭靶。②[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 , 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 , 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言如蓍龟 , 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③孙氏:孙权。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