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诲女知之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  ) 

A、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以为 B、不知为不然后松柏之后凋也 C、而知新善学者假人之长 D、吾日三吾身见不贤而内自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说:
②人不知而不 , 不亦君子乎           愠:
③学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而:    殆: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简答。
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             ,             ,            

举一反三
阅读《丁香赋》,完成小题。
      ①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轮美奂。
      ③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像的驰骋。
      ④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⑤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⑥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⑦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⑧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⑨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干,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⑩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⑪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哈尔滨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⑫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