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濒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①之,其为君亦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②鲁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注】:①宥(yǒu):宽恕。

(1)、下列句中的“于”与“欲以戮之于群臣”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  (    )

A、吾祖死 B、今六十岁矣 C、每假借藏书之家 D、苛政猛虎也
(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想让鲍叔做太宰,但鲍叔认为管夷吾更有治理国家的才华,因而向桓公力荐管夷吾。 B、管夷吾有一次曾差点暗杀了齐桓公,所以齐桓公耿耿于怀,不能原谅他。 C、施伯识破了齐国的用意,坚决反对将管夷吾送给齐国,足见其洞明局势的远见卓识。 D、鲁庄公虽有谋臣施伯为其出谋划策,但因为自身目光短浅,最终还是中了齐国的计。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
①桓公自莒于齐 反:                        ②君若宥之    若:                   ③请之         生:                     ④鲍叔之言  如: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②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宋代名人范仲淹主要生平经历表

生平简介

选文摘录

26岁①____

【甲】公以进士释褐①为广德参军,日报其狱与太守争是非。守数以盛怒临公,公未尝少挠,归必记其往复辨论之语于屏。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②之,徒步而归。非明于所养者,能如是乎? 狱官有亭,以公名之者旧矣。

(节选自汪藻《范文正公祠堂记》)

39岁上万言书,执经讲学。

【乙】至楚州,以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延掌府学,仲淹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生徒辐辏③。尝上宰相书,请择郡守、□县令、□游惰、□选举、□将帅,凡万余言。殊从之,遂除仲淹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尤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无所倦。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宋代士大夫踔厉④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节选自《宋名臣传》)

52岁②____

【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所得赐赍⑤,省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与语不疑,士勇边实。边上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节选自《宋名臣传》)

57 岁贬官邓州,

坚守初心。

【丁】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注释】①释褐:进士及第后被授予官职。②鬻(yù):卖。③辐辏(còu):形容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④踔(chuō)厉:雄健,奋发。⑤赐赍(jī):赏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