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刻舟求剑》, 回答相关问题
楚人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契其舟,曰:“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涉(   ) ②遽(   ) ③是(   ) ④求(   )

(2)、分别指出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
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遽契舟(     )

(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其坐。
B至市,而忘操之。
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①做代词,代物的:(          )         ②做动词用的:(        )

(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亭”寓情怀】

【甲】喜雨亭记

【宋】苏轼

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月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 ,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 , 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早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相得与优游以乐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乙】妙赏亭

【明】祁彪佳

寓山之 , 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转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注释】①忭(biàn):欢喜,欢乐。②禾:水稻。③荐饥:连年饥荒。④滋炽:更加猖獗。⑤二三子:你们。 ⑥游:悠闲自得。⑦暖:同“昵”,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⑧掖:搀扶。⑨沤:水中气泡。⑩都:汇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