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勃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什么心态? 基于这种心态,清朝前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开放”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

材料一:综观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兴衰治乱周而复始,不外乎两种结局:一种是统治者励精图治,吏治清廉,使国家呈现出治世和盛世的繁荣景象;另一种是统治者沉湎享乐,吏治腐败,使国家呈现出乱世和衰世的败落景象。两种结局诱因多样,究其一点,即吏治清廉和吏治腐败。吏治清廉则开创文治武功彪炳于千秋的治世与盛世,吏治腐败则导致人亡政息遗臭于万年的乱世与衰世。政治清明吏治清廉:治世盛世的奠基石翻阅史书,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上曾闪耀于一时,被许多史学家称之为治世和盛世,它们在历史舞台上虽各领风骚,各具异彩,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但其缔造者遵循的规律和进行的治国实践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历史上治世、盛世的形成,是由众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政策长期综合运用的结果。但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终还要由执政者群体﹣﹣﹣皇帝及其辅佐大臣们在一个吏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的环境中去推行、去实践。

﹣﹣中国古代治世、盛世与乱世、衰世的现代启示《廉政大视野》

材料二:从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乾隆6次下江南,共花费7000万两白银。乾隆宠臣和绅当政20多年,积聚了惊人的财富。乾隆死后,嘉庆帝抄和绅的家,估计他的财产相当于清朝10年的财政收入。所以当时的民谚说:“和绅跌到,嘉庆吃饱。”与清朝统治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的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中国社会面临严重外部危机。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