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蔓不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种植 C、自古人知兰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相同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 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 会现象。
(3)、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4)、【甲】【乙】两文,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亮答日:……制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炅会,西逗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内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股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十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刑、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

(节选自《三国志》)

【乙】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患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关,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人王之贤,十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享名,不可以 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下里而庭教之, 愿以异日。”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连横:战国时,随从强国太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②胡貉: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貉皮,代马:今指山西,河北北部出产的马。③义章:指法令条义,④俨然:庄严那重的样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