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人均)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
钢产量 | 2.37 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电产量 | 2.76 千瓦时 | 10.9 千瓦时 | 2949 千瓦时 |
——摘编自岳麓书社《 中国历史》
材料二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而编制的……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还只能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改变农村面貌。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我国的经齐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为提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的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二: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长 |
钢 | 535万吨 | 296% |
煤 | 1.3亿吨 | 96%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请回答: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注:在工业部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