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为进行“寻根”教育,某校开展“搜寻记忆——我写家史”主题活动。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活 动过程,按要求回答问题。(1)与爷爷访谈。爷爷出生于1940年,随着小明的提问,他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流离失所”是9岁前爷爷的最大感受,他说在9岁前有一次安居的机会,但很快失去了这次机会。拥有这次“机会”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又“失去了这次机会”?(2)解读爷爷的“宝贝”。下列是小明爷爷珍藏的部分“宝贝”。写出图一宣传的历史事件。爷爷获奖来之不易,此前3年我国经济总体特征是什么?写出图三反映历史事件的指早方针。(3)“我写家史”。小明拟以《时代的脉搏》为题写家史。其中有“1979年一走进新时代”“1984年一连云港的机遇”“1994年一大伯成为公司经理”等语句。分别写出这三个语旬体现的国家政策。(4)反思活动过程。上述过程告诉我们应怎样写好“家史”?
“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县某村18户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上,庄严地流下了自己鲜红的印章和手印,实行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就迎来了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相当于以往五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斤粮食。——摘自教材
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图中从E点到F点我国城镇人口增加非常快,其主要原因是(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