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像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像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的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第④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

(4)、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太阳是村庄的牲口
                                                                                                               李雪峰
       (1)谁都说不清楚一个村庄是人的,还是那些牲畜的。谁也说不清楚在一个村庄里,究竟牲畜是人的影子,还是人是村庄牲畜的影子。但如果从数量上来比较,人肯定是村庄生命的少数民族,所以人们常常形象村庄说“鸡犬之声相闻”,而不是说“人声相闻”的。村庄的喧闹常常是牲畜的喧闹,清晨时,鸡鸣了,狗狺狺叫了,于是羊们咩咩叫着从栏里出来了,牛和骡子、马匹的蹄声嗵嗵捣着村庄巷道的沉寂,鸭子和鹅们嘎嘎叫着涌出村庄,村庄的生气一下子被牲畜们升腾起来了。村庄人不能从山坡上捡拾的青草,牛羊们用舌苔替村庄捡回来了,村庄人不能从河流里捡拾的浪花,鹅鸭一一替村庄捡拾回来了,村庄人不能从泥土里找出的虫子,鸡们替村庄一条条叼出来了,村庄里人们不能承受的拉犁、拽车等体力之重,牛、骡子、驴和马匹替人承受了。许多时候,你甚至不能说是人领着牲畜在生活,而是那些牲畜们领着村庄的人们在生活。
       (2)过大年时,村庄的人在扫刷房屋、筹备年货,准备喜喜庆庆过大年,当然,除了自己的房屋和食物,那些牛圈、羊圈也是一定要缮修和清扫的,贮备了一年的好草好料也要拿出来,让自己的那些牲畜们享受。许多的人们扯春联,一定要扯几幅“六畜兴旺”、“槽头兴旺”之类,贴在庭院的树干上、牛羊栏上和猪圈上,给牲畜们也披上那种大年的喜庆。在年节的日子,村庄人是从不吆骡予喝马的,骡马这些牲口跟着自己忙忙碌碌一年了,它们也是该歇歇的。
       (3)村庄里的女人们这个时候最忙碌,,里里外外的活计拾掇完了,窗子和家具擦洗净了,过年的肉、馍、饺子、大米、青菜备好了,男人们可以悠闲地坐在院于里喝茶抽烟,或者走门串户聊去了,各种牲畜的栏圈清扫干净,上好的草料装满牲畜们的食槽了,她们就搬出大木盆蹲在干净、清爽的院子里洗衣服。洗衣服多在腊月二十九,这个腊月是大月,就二十九洗,今年腊月是小月,没三十的话,就放在二十八的下午洗。一筐筐的衣服洗好后谁也不忙着晾晒,就湿湿地堆放在屋檐下的盆子里。年三十的大阳再暖再亮,村庄里的人也是不会晾晒衣服的,村庄里的人们说,太阳也一年照到头了,要让太阳歇一天。虽然年三十的太阳还暖暖地照,它照着村庄,照着田野,照着落了雪或没落雪的山岗,照着结了冰或没结冰的河流,但村庄的女人认为,只要太阳没晒到她们的衣物和被褥,太阳就是在休息和歇脚了。有一年,庄西头的四大婶年三十在谷场上晒衣服,不知晾衣服的绳让谁给齐截截割断了,刚洗净的衣服落了一地,沾满了谷场上灰嘟嘟的泥水。四大婶站在稻场上骂,反倒招惹来了一片的指责声:“日都照了一年了,还不让太阳歇一天!”“骡马都得喘口气,日头也忙一年啦,咋说也得让日头歇一天!”四大婶听罢脸就红了,忙捡衣服忙分辩说:“看我忙忘了,把三十当二十九了,三十咋能晒衣裳呢?得让太阳歇一天!”说着就抱了衣服慌慌地回去了。
      (4)我不知道年三十这天不晒衣服,太阳是不是真的就像村庄里的牲畜是在卸了套歇着;我不知道村庄里的湿衣服会不会真的累着了天上通红的太阳;我不知道村庄的人们是否知道在许多国家和民族里,太阳一直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但在我的豫西南村庄里,太阳可能是村庄里的一匹马、一头牛,它只是村庄心灵里的一头或一只牲畜,在村庄的年节里,它被允许歇一天。
       (5)我敬慕那滋养生命和万物的太阳,但我更敬慕那些让太阳歇歇的村庄和村庄的心灵,这是世界望尘莫及的一种博大,这是诗魂不能想象的浪漫……
       (6)太阳是村庄的牲畜。
       (7)我喜爱拥有太阳这匹或这头牲畜的村庄,不管它有名或无名,不管它庄大或庄小,不管它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或是在一个深山的角落里。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磨盘是故乡的一颗痣
                                                                                                    朱成玉
       ①磨盘,是故乡的一颗痣,让漂泊在外的游子,日夜挂牵。
       ②傍晚,在电脑上和几千里地以外的父亲视频,唠着家常。忽然对父亲说:“用手机拍一下咱家那个磨盘,给我传过来,我想看看它。”父亲充满怨怼地说:“浑小子,这么多活物你不稀罕,却稀罕个不会说话的石头。”
       ③是的,我稀罕那块石头。有一次在梦里,我光着脚,站在那磨盘上,大声朗诵着自己的诗歌。我把那磨盘当成我的听者,把那呼啸而过的风当成掌声,我像一尊雕塑,伟岸而悲怆,眼里含满泪水。所以,一直想,用那个磨盘做背景,拍一幅照片,我知道,我脸上的皱纹,已经可以和那些斜着的磨齿匹配。
       ④和我不一样,磨盘的皱纹与生俱来。它一出生就老了,它没有童年。这算是它的不幸吧。不过,它却可以比我永恒,这又是它的幸运。
       ⑤小时候,父母大声喊我们回家,不外乎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回家吃饭,一件是回家拉磨。一件令我们兴冲冲地回,一件令我们灰溜溜地归。还好我们兄妹四人,可以轮流着拉磨,我们几个讲好,二十圈一换人。咬着牙,一圈一圈地数,等累得眼冒金星的时候,总算有人接替,松口气,过一会,还要接着来。磨盘,因为闻到了新鲜豆子的味道而生机勃勃起来,吱吱呀呀仿佛哼起了老掉牙的歌儿。
       ⑥磨了大半夜,总算把一袋豆子磨完了。我们去睡觉,父亲和母亲却要接着挑灯夜战,把磨出来的豆汁再做成豆腐,早晨去卖掉。
       ⑦后来买了驴,我们总算解放了。驴子被蒙上眼睛,套上枷锁,围着磨盘开始转圈,我总在想,驴子这一生要围着磨盘走多少圈呢?它自己会不会也在数自己走了多少圈呢?数了又能怎么样,没有另一头驴子可以替换它,永无休止的劳作就是它的命运。
       ⑧磨盘,曾是我们最简朴的桌子。盛夏的夜里,我点着煤油灯,在那上面写过作业,众多的飞蛾绕着那微弱的灯飞个不停。月亮像块发霉的干粮,却也不妨碍我幻想着一口咬下去。
       ⑨我在那上面磨过铅笔尖儿,砸过核桃,一家人围坐在那里吃饭,就着没有消散的豆汁的香味。
       ⑩闲暇时,父亲与老哥们在那上面下棋,父亲的棋艺不敢恭维,基本属于“臭棋篓子”的范畴,气势上却总是压人一等,把个象棋子摔得啪啪作响。我和小伙伴们也常常在那上面打扑克,激战正酣的时候,母亲总是不合时宜地走过来,像撵鸭子一样地撵走我们,拿出一把菜刀在上面磨来蹭去。
       ⑪磨盘,经年累月守在那里,吸纳阳光也吸纳着月色,承接雨露也承接着雪花,无声地铭刻着村庄的历史。
       ⑫如今,村庄里很少能再寻见磨盘了。如今的乡村也有了成排的楼房,有了健身的广场,乡村仿佛一个质朴的女子做了美容一般,顷刻间妖娆了起来。
       ⑬乡村变漂亮了,可是磨盘,那颗最美的美人痣,却也因做了美容而一并给做了去,不见踪影。
       ⑭魏明伦写过一篇《磨盘赋》,文辞诙谐,用意深远,非常喜欢,忍不住辑录一段:“磨盘推日月,磨道绕春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愿仓廪积粮成山,守磨房挥汗成雨。稻麦磨成白玉屑,包谷磨成黄金沙。青纱高粱,磨成红粉;绿荚大豆,磨成雪浆。北方磨豆汁,南方推豆花。蒸不烂,捶不扁。响当当铜豌豆,铁铮铮石磨盘。天生一对,地配一双。珠落玉盘,耳鬓厮磨。顷刻销魂酥骨,化为软玉温香。碓窝舂碎紫八角,磨盘改造黑五类。乌豆乌丝粉,黑米黑馒头。白案技巧,水磨功夫。削面挥刀即削,燃面点火欲燃。御厨蒸饺,乡炊麦粑,中秋月饼,春节年糕。古人之主食,多从石磨而出;前人之营养,半与石磨相关。磨盘腹中之物,皆可磨碎;而磨盘本身之功,却不可磨灭也!”
       ⑮磨盘和井一样,是村庄的精神。就像美酒是粮食的精神,金子是矿石的精神。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⑯磨盘,故乡的一颗痣。一颗令人魂牵梦萦的美人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吃过晚饭,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道:“妈妈,问你个问题,你的心愿是什么?”

    ②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女儿执拗地要求。

    ③“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

    ④“哎呀,妈妈,您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比如您想要……”

    ⑤母亲渐渐意识到什么了,有些恼火地打断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桥车,我想要高档时装,看,我的皮包坏了,还想要一只鳄鱼皮包,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跟你说顶什么用?心愿说完了,你去写作业吧。”

    ⑥女儿一直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母亲,她没说一句话,静静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⑦屋子空旷旷的,安静得只听见墙上的钟摆声。母亲觉得有些话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火气又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个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懒是不是?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⑧“妈妈,我不是……”

    ⑨“你敢顶嘴!告诉你,9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

    ⑩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鲜花旁放着一个包装袋,包装袋上放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面写着:

    妈妈:

    ⑪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时攒的零花钱和这两年的压岁钱给您买了一只鳄鱼皮包。让您高兴,是我最大的心愿。

    ⑫ 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

    ⑬ 母亲的心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

(肖鸿《心愿》,有删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弗利克斯回来了

(德)艾利希·凯斯特纳

       1921年圣诞节前夜,将近六点钟,普赖斯家刚刚互赠了节日礼品。父亲摇摇晃晃地站在一张椅子上,身子紧贴着圣诞树,用他那沾湿了的手指在掐灭淡红色的小小烛焰。母亲在外面厨房里忙碌着,她把餐具和土豆色拉端进了起居间,说道:“小香肠马上就热了!”她的丈夫爬下椅子,高兴地拍拍手,大声对她说:“有芥末吗?”她没有答话,回身取了盛芥末的瓶子嘱咐说:“弗利克斯,买芥末去!小香肠已经热好了。”

       弗利克斯正坐在灯下摆弄着一只廉价的小照相机。父亲轻轻地打了这个15岁的男孩一巴掌 , 厉声说道:“以后还有时间玩,你把钱拿着,快去买芥末!带上钥匙,回来你就不用按门铃了。还要我赶你走吗!”

       弗利克斯拿起盛芥末的瓶子,似乎还想拿它来拍个照。他接过钱,拿了钥匙就上街了。

       店主们都不耐烦地站立在店门里边,认为命运亏待了他们。所有楼房的窗子里都闪烁着圣诞树的微光。

       弗利克斯信步走过无数家商店,朝里面张望,什么也没有看到。他心中飘飘忽忽,把芥末和小香肠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他沉浸在幸福之中,以至芥末瓶子不知不觉地从他手里滑落在地。橱窗前哗啦啦地落下了百叶窗,这时,弗利克斯发现自己在城里已逛荡了一个小时。这么长时间小香肠一定早就煮爆了,弗利克斯吓得不敢回家。两手空空,一点芥末也没有买着……而且回去这么晚!偏偏要在今天挨耳光,他受不了!

       普赖斯夫妇吃着没放芥末的小香肠,一肚子怒气。八点钟了,他们开始担起心来。九点钟他们跑出家门,去按弗利克斯朋友们的门铃。——圣诞节的头一天,他们报告了警察。一连等了三天,音讯杳然!他们又等了三年,仍不知所终!久而久之,他们的希望破灭了。最后,他们不再等了,从此陷入了绝望的忧伤之中……

       打这起,圣诞前夜成了这孤寂的老两口生活中的忌辰。每到这天,他们总是默默地坐在圣诞树前,端详着那架廉价的小照相机和一张儿子的相片——那是他受坚信礼时的留影,孩子穿着蓝色西服,齐耳戴着黑色毡帽。老两口太爱孩子了,以至父亲有时信手就揍他几下,可他并不是发火,不是吗?——圣诞树下每年都摆上他昔日送给父亲的十支雪茄和送给母亲的暖和的手套。老两口每年吃土豆色拉加小香肠,但出于忌讳,都不放芥末,他们再也吃不出香味了!

       老两口并排坐着,他们眼泪汪汪,燃着的蜡烛看上去像是圣诞树上闪闪发光的大玻璃球;他们并排坐着,父亲每年都要念叨这句话:“这次的小香肠可真是不错。”母亲照例答道;“我还要去厨房把弗利克斯的那份给你取来。现在我们再也等不到他了。”

       闲话少说,弗利克斯回来了!

       那是1926年的圣诞前夜。六点刚过,母亲把煮热的小香肠端了进来,这时父亲说道:“你什么也没听见吗?刚才门上不是有动静吗?”他们屏息静听,一面继续进餐。有人进了屋,他们不敢回头看。一个颤抖的声音说:“买来了!这是芥末,爸爸!”接着,一只手从二老之间伸了出来。一点不假,一个满装芥末的瓶子放到了桌子上……

       母亲双手合十,深深地低下了头。父亲擦着桌子站起身,虽然热泪盈眶,却微笑着回过身来,举起胳膊给了儿子一个响亮的巴掌 , 说道:“去了这么长时间!你这个调皮鬼,坐到那边去!”

       要是小香肠凉了,世上再好的芥末又有什么用呢?不过,小香肠凉过——这倒是千真万确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爹的篱笆,娘的园

张旭光

①那片菜园子,很犟。

    ②园子巴掌大,窝在一片工地旁,四面都是柏油路、高楼这样的硬骨头。对此,这园子全然不顾,软软灵灵、懒懒散散地兀自生长着,犟牛犊子一样。七月间,正是蔬果的天下。不大的菜园子,饱满,蓬松,葱绿,朗润,活气得很。那些瓜蔓,流烟一样,四处钻。有的向着青天使尽吃奶的力气,拼命伸展:有的与泥土抱作一团。篱笆关不住这些,却无处诉苦,无处告状。

    ③这是爹的篱笆,娘的园;这是娘的篱笆,爹的园。

    ④爹娘苦劳一辈子,把我和哥哥养得和浆果一般肉实,如今他们老了,老得像两枚秋黄的蝉蜕。即便如此,爹娘为了带孙子,还是远山远水地来到了这陌生的城市。我和哥哥在这南方小城上班,安家,生子,奔波,同住一个小区,装着城里人的样子,过着城里人的生活。从此,爹娘半生故乡,半生漂泊了。

    ⑤日子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儿子七岁了,侄姑娘也九岁了。娘住哥家,带孙女;爹住我家,带孙子。这么多年,爹娘的生活被绑得铁紧。买莱,做饭,浆洗,打扫,收捡,带娃。偶有空闲,爹娘相互走动一下,聊天,拌嘴。拌完嘴,两人红光满面,全然没个争吵的样子。除此之外,他俩大抵就是把光阴呆坐成故乡的云了。

    ⑥也不知打何时起,二老侍弄了一块菜园子。有段时间,娘身上有股子草木的汗味,裤脚上也零零星星地黏着泥土。一问,娘咯咯地笑:“找了块地儿,种菜。”然后,娘就一一唠叨开来:“以后都种上,芝麻、黄豆、玉米、土豆、白菜、番茄、大蒜、红薯、茄子、黄瓜、豇豆……”我听了也没搁心上,慢慢地便忘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厨房的案板上,放着一堆黄瓜、青椒、西红柿。这些蔬菜,生得丑,都是歪瓜裂枣,和大棚菜的整齐划一、漂亮不一样,都各按各的品性自然生长,农村范儿十足。晚餐时,我多吃了一碗米饭。一下子觉得娘把老家的菜园子背过来了,把我的根背过来了。

    ⑦有了菜园,爹娘陡然活泛开来。

    ⑧孩子上学后,爹娘平日里有了大把余闲。那日天热,蝉噤声,万物疲。爹起身,一脸享受地说:“去园子打篱笆。”娘说:“我去。”爹不让:“天热,你在屋里看电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间隙里,爹已经下了楼,他下楼的样子,很骄傲,仿佛整个城市都是他的菜园子,都是他的庄稼地。爹前脚走,娘后脚就跟过去了。

    ⑨雨天亦然。风雨再大,爹娘都要见缝插针地去菜园子看看。二老只要去过菜园子,回来后,定是一身春风。显然,他们的爱,在我这一百平方米的居室里,欢悦更多地养在了那块菜园子里。

    ⑩前段时间,孩子放暑假,爹娘回老家了。走时,他俩像脱笼的山鸟。故乡,大抵是等他们很久了。

    ⑪二老在身边的日子,心安,心定。爹娘一回去,心里的失落滋滋往外冒。爹娘走了,菜园子还在。我想去看看菜园子。

    ⑫那块园子,远远卧在那:那些蔬菜,远远瞅着我。

    ⑬农村人,你给他土地,他便能犁出一部无韵的《诗经》来。夏日向晚,薄风送着蔬菜特有的气息,一阵一阵。满园葱绿,挤得眼睛酸痛。繁密处,一垄一垄的青绿,叶叶相生相叠;简素处,几架虹豆,数挂青椒、紫茄,当真一个丰盈!这些蔬菜,鼓囊囊的,大概有一肚子话要和爹娘说。我握住一根小孩胳膊粗的黄瓜,有温度,爹娘的温度。有爹娘的地方,就有温度。爹娘前脚刚走,一地的野草后脚就长出来了。这些草怕爹娘,不怕我。野草在和蔬菜斗争,抢着地盘,它们和爹娘一样,给块地,便能活得精神。

    ⑭我想,爹娘还是更喜欢老家的菜园子。那一围一围的篱笆,对抗的不是野草,是那些狗,那些牛羊,那些鸡鸭。爹娘与它们斗,其乐无穷。故乡的菜园子不孤单,左边是盛菊婶子家的,右边是邦求伯家的,前头是礼和叔家的,后头是翠荣奶家的……爹娘和他们隔着浅浅的篱笆,聊着深深的光阴。

    ⑮晚风渐起,淡月清雅。我静立于菜畦之中,四周朦朦胧胧。一架暮色之下,我看见爹和娘边拔草,边唠嗑,时有欢笑声腾地而起。

    ⑯不知归乡的爹娘,是否在惦念着他们安放于此的篱笆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