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材料二:
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3)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
(4)请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谈谈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春,日本马关春帆楼,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对话:

……

李:“又要赔钱,又要割地,双管齐下,出手太狠,使我太过不去。”

伊:“此战后之约,不是平常谈判。”

……

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

﹣﹣北师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等

材料二:抗战爆发初期,中国政府向美英等国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遭到婉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日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再次提出废约,得到美英等国同意,并进入具体谈判实施阶段。同时,中国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也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到1943年上半年,中国近代以来形成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被打破,中国的废约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摘编自学习啦【历史学】网站

材料三:1982年9月,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对论的问题”。他说: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北师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国家元首,130多国的1500位代表共襄盛会。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客、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总结了四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规划了“一带一路”的基本路线图,阐明了中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立场和推动措施。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主动地规划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标志着中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  赵可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