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①前后如此(     )  ②世上人更不著我也(      )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C、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D、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3)、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                 。(用原文回答)

(4)、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寝。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 , 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 。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

       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辨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行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注】①致仕:在官任上退休。②除:授予官职。③中:陷害。④忤:违逆,不顺从,不和睦。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 ,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