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名著阅读。

(1)、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襄 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 “                    ”。

(2)、

请从下面三幅插图中选择两幅,根据内容,给插图拟一个小标题。
       插图一                               插图二                                插图三
                                 
插图一:                  插图二:                 插图三:               

(3)、任选一幅插图,简要分析图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的眼神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吃过饭,父亲冷冷地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得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候,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
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背早已经有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父亲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时至今日,想起父亲的眼神我就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后面小题。

心中的芦苇

①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A( 摇撼 摇动 摇曳 ),蓬蓬勃勃 。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成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稿的少年水手采兰拮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悲凉的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飙。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 B(消失 弥散 弥漫)。 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芦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的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久悠悠的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苇、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渡过的。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很快会想到一个词,叫“荒漠”。因为这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荒漠的时代。可是你们大概谁都不能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因为当时有一批苏州城、无锡城名校里头的名师,下放在江苏盐城那一大片芦苇荡里。他们到了我所在的中学,做了我的老师。

    其中就有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像这样的一位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了一句话,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我们至今还记得,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开始走上讲台,那一天是讲作文课。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间,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是这些字,你的那些作文,字非常地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的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的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节选自《读者》2016年第23期,有删改)

文学社准备策划“人物”为主题的文学阅读,请你参与。

【甲】

牧羊七哥

童亮

有一个牧羊人名叫七哥,他喜欢一边牧羊一边唱歌。歌声欢快又好听。

许多姑娘慕名而来,跟随着他的羊群,只为听到他的歌声。

七哥的母亲希望他选择其中一个姑娘,可是他不愿意。

七哥的母亲问他为什么。

七哥说:“我在等一个人出现。”

以前,他在河边让羊饮水的时候,曾遇到一位老人。

那位老人说他能预测未来。

七哥很好奇。

那位老人说:“知道自己的未来未必是好事。”

七哥不信,他请求老人预测他的未来。

那位老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头上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她的名字叫伞喜。这   个姑娘是最适合他的伴侣,他也是这个姑娘最适合的情郎。他们两个人若是走到了一起,

会有一个无比幸福的未来。

老人说完,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老人在他眼前变成了一只白鹤。

他看见那只白鹤穿过彩虹飞走了。

他愣愣地站在河边,一阵风吹来,河面波光粼粼。

2

从那之后,他偷偷观察跟随着羊群的姑娘,可是没有看到头上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

他留心听过姑娘们的名字,可是没有听到伞喜这个名字。

这一等,便等了几十年。

七哥在等待中渐渐老去。

他的歌声还是非常好听,可是前来听他唱歌的姑娘越来越少。

他的歌声渐渐变得惆怅。

【A】 七哥的母亲劝他说:“那个人恐怕不会来了,趁还有姑娘来听歌,选择其中一个吧。”

七哥说“她不会不来。我能感觉到,她也在茫茫人海等待我寻找我,就像我在茫茫人海等待她寻找她一样。只是我们还没有遇到。”

日起日落,羊清晨出去,晚上回栏。七哥渐渐变成了一位老人。

曾经跟着羊群听歌的姑娘也渐渐离开老去。

每当他唱歌的时候,只有鸟雀来听。

有时候,他感觉到那位姑娘已经走到了山的那边,他急忙爬到山头上去眺望,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戴着紫色发夹的姑娘。

有时候,他感觉到那位姑娘已经走到了路的前方,他急忙加快脚步奔跑一程,可是从来没有碰到过名叫伞喜的姑娘。

他忧愁无比,忍不住唱出了心中所想。

他唱道:

怎么办?

知道你的名字叫伞喜,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

怎么办?

知道你的发夹是紫色,不知道你长什么模样。

唱出心里的话后,他舒畅了许多。

第二天清晨,他来到羊圈旁边,将羊群放了出来。

一个姑娘悄悄地跟在了羊群后面。

他看到姑娘的头上戴着紫色的发夹。

七哥心里发慌。

他问姑娘:“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说:“伞喜。”

他问姑娘:“你怎么才来?”

姑娘说:“昨天我听到了你唱的歌才来。”

七哥欣喜不已,带着这个姑娘去牧羊,唱歌给她听。

太阳下了山,七哥将羊群赶进羊圈里。

姑娘突然忧愁地对七哥说“对不起,其实我的名字不叫伞喜,发夹也是借来的。我是听到了你唱的歌,才戴上紫色发夹,自称伞喜。”七哥的快乐忽然消失了。

【B】 姑娘说:“看到你越快乐,我就越内疚。我以为你受够了等待,等来的到底是不是伞喜已经不重要。”七哥说:“我何尝没有想过放弃但是每到要放弃的那一刻,又不甘心,怕荒废了一生辜负了自己。”

3

七哥照常去牧羊,照常唱歌。

他的歌声不再好听,鸟雀都不来了。

有一次,七哥又赶着羊群来到河边。

他想起了那位老人,恰好此时天边出现了彩虹。

苍老的七哥对着彩虹大喊:“伞喜到底在哪里?”

彩虹没有回答他。

他悲伤不已,正要离开河边,一阵风吹来。

一张泛黄的纸随着风飘了过来,落在了七哥脚下。

那是一张经历了四季和风霜雨露的纸,脆得像一片枯萎的落叶。

纸上有娟秀的字。

七哥小心翼翼地捡起来,稍稍用力,纸就会破碎。纸上写的是:怎么办?

知道你在牧羊,不知道你在哪座山上。

怎么办?

知道你在世上,不知道你在哪条路上。

纸的最下面留有一个名字。

那个名字是:伞喜。

【乙】

杨澜访谈录:叶诗文分享重回巅峰的心路历程(节选)

杨澜:你知道吗?你拿到200米蛙泳金牌的那一刻,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开始欢呼。太激动人心了!

叶诗文:谢谢,谢谢!我自己也真的很激动!我第一次砸水庆祝!这次是积累了很久的一次爆发。

(视频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400米游泳比赛,她拿下了金牌,打破世界纪录;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游中位居27无缘决赛)

杨澜:时间已经过去了11年,有时候想起来还是非常让人感慨的,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你也不过16岁。那时候你获得的全球的瞩目和期待 ……

叶诗文:我其实从2013年就开始在低谷挣扎,直到了2017年吧,今天回头来看,我会觉得可能2013年的低谷只是外界定义我的低谷,其实那个时候的成绩,哪怕是进入 到决赛的成绩我也游了2分8秒9,就放到现在来看,依然是很优秀的成绩。只是他们会拿当时的我去跟伦敦奥运会时的我去对比,那怎么比都是低谷。

杨澜:稍微这个成绩下来一点,人们就会用一些很耸动的字眼,什么惨败或者失落等等。

池长庚:① ____ 叶诗文:我自己可能一开始是不会有这个概念的,但是大家一直这么说,一直这么说,我也会觉得我现在好像进入了低谷。我自己好像放不过自己,我就会觉得我自己已经是奥运冠军,我每一场比赛都必须拿冠军。所以每一场比赛,我   都是越比越怕。在比赛的过程中,我没有办法去拼尽全力,我一想到后程我要去追对手,要追那么多,我觉得我可能拼尽全力也追不上她,所以我干脆就不要拼尽全力。

杨澜:那时候你也太年轻了。

叶诗文:对,一次一次的大赛积累的一些压力,再加上外界的一些语言,心态有点 崩溃,然后就是克服不了那个心魔。从来不惧怕竞争,但是在2013年之后,我开始害怕了。

杨澜:人们常常说,游泳是一个非常孤独的项目。因为训练的时候也常常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比。

叶诗文:对,那时候遇到低谷,可能我的前辈们没有像我这样的经历,所以无处找人可说,就觉得,没有人能给我一些建议,或者说一些方式,所以那个时候我还是挺迷茫的。

池长庚:② ____ 叶诗文:其实真正解开心结还得靠自己。我自己是从来没想过要离开泳池的。我那个时候会觉得,我怎么能就被这么一点困难就打败了?就是因为一场比赛的失利,我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吗?

杨澜: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那个六七岁的叫叶诗文的小女生会给你带来什么?

叶诗文:那个时候我会回忆一下,我小的时候的训练,我的启蒙教练,他特别喜欢让我跟别的组的,哪怕是男运动员去PK。一开始我的排名是比较靠后的,我就想说我每一天我都想要跟比我强的人去比。好,一天干掉一个。

杨澜:太厉害了。

叶诗文:我非常享受那种 PK的过程。我拼尽全力,然后我战胜他们了。我就会很开心。然后就游着游着,就游到组里最靠前的位置了,然后那个时候其实就感觉自己的 生活跟游泳已经分不开了。我回忆起这些过程之后就会觉得好像能找到自己的初心了。

然后找到这种感觉之后,我就开始设想下一步,我要怎么样回到泳池。

(视频播放2018年,叶诗文复出参加韩国光州世锦赛400米混合泳,勇夺银牌。)

池长庚:在400米混合泳这个项目上,克服心魔和拿到400米混合泳的金牌,哪个可能是更重要的?

叶诗文:克服心魔是更重要的。只要克服了心魔,我把每一个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不会差。

杨澜:今天队里的某个年轻运动员,他也经历某种低谷期的话,你会跟他说什么?

叶诗文:我特别愿意去跟他们分享我的经历。我会想要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只要接受它,面对 它就好。因为我自己那个时候非常错误的一件事是我始终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我也始终不愿意面对:我现在就是拿不到世界前三、我现在可能就是世界前八的水平甚至更差的现实,我就是会每一次比赛都给自己找理由,我会觉得 我就是这次状态不好,就是在回避我的问题。我不愿意摘下我这个光环和标签。所以我觉得年轻运动员可以大胆地去试错,失败了就找问题,再去解决它就好。

杨澜:其实就是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③ ____ 叶诗文:可能还是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50米,每一个转身包括到边都做到极致,可能就是我最享受的一点。

池长庚:她可能有一点开始追求运动最淳朴的、最原始的那种乐趣的感觉了。

杨澜:就是如此的坚定,又如此的单纯。我觉得诗文对于游泳的这一份热爱和坚定是会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以荣誉加冕,用实力见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