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处处 B . 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等同 C .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 “饲”,喂养 D . 君将哀而之乎        生:生存,活下去
    【答案】
    (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苛政猛虎也或泄 B . 比吾乡邻之死则后矣是亦不可 C . 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哗然而骇者,鸡狗不得宁焉 D . 而吾捕蛇独存策之不其道
    【答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甲、乙两文都是先叙后议。 B . 乙文中作者慨叹的“伯乐不常有”是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摧残的根本原因。 C . 甲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 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D . 甲、乙两文行文流畅,逻辑严密,但甲文段卒章显志,乙文段却开篇点明主旨。
    【答案】
    (4)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