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下面是《名人传》中一些人的行为,请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人名,并回答问题。
①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            
②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             
③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跑到森林里修行             。这些人的行为虽然很“古怪”,但是他们却是我们心中的伟人,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闪光的戒指

      ①我的额头长了块灰色的印记,听人说用金子擦擦就能去掉。在我们顾庄,只有在县城当工人的天增家有金戒指,母亲就拉着我的手去求天增的媳妇李婶。

      ②李婶将戒指从手指上捋下来,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用戒指在我的印记上不停地擦着,嘴里还唱着:金子金子擦擦,印记印记搬家。直到印记处被擦得火烧火燎般地痛,母亲才将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和李婶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着。

      ③母亲回到家里还没做好午饭,李婶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说,大嫂,戒指还用不用?不用就还给我。母亲惊愕得瞪圆了双眼,端着面瓢的手也在不停地哆嗦着,颤着声说,我把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了,你没有看到?李婶涨红着脸说,沙发上没有戒指。母亲将面瓢放在案板上,向外面跑去,李婶急忙跟了上去。

      ④母亲和李婶将沙发抬到院子里,将屋子角角落落找遍了,也没有见戒指的影子。母亲一屁股坐在地上,絮絮叨叨地说,我明明将戒指放在了沙发扶手上,它没长翅膀,不会飞走啊。是鸡叼了?是狗衔了?李婶冷冷地说,这戒指是天增在大桥商店买的,60块,我干一年农活也分不到60块。

      ⑤母亲是一步三挪回到家里的,母亲回到家里就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放到床上,破天荒地没做晚饭,夜里和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夜。

      ⑥天刚蒙蒙亮,母亲和父亲起了床。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大队支书同意父母在窑厂帮着干活。

      ⑦放学后,我常常跑到窑厂看父母干活。母亲背着七八块砖或砖坯子,身子弯成一张弓。大冷天,砭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母亲脸上却狼藉着细密的汗珠。在1976年的冬天,我最不忍看的就是母亲洗手了。母亲粗糙的手背上疤痕累累,皴裂的大口子里凝结着暗红的血痂,母亲洗手时常痛得脸上冒汗。

      ⑧父母在窑厂忙活了一个冬天,终于凑够了60块钱。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嫂子,我知道你家困难,这钱留着过年吧。母亲笑着说,大妹子,我不跑到县城给你买戒指了,就麻烦天增兄弟买吧。

      ⑨还了李婶60块钱后,深受感动的李婶求着母亲和她拜了干姐妹。李婶搬家到县城时,她还将笨重破旧的沙发送给了我们。

      ⑩弹指间20年就过去了,我家也像全国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新置了真皮沙发,李婶送的旧沙发只能当劈柴烧锅做饭了。揭开沙发坐垫,撕掉破破烂烂的绒布,我看到一枚戒指羞涩地畏缩在沙发角落里。

      ⑪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捧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她又想起了隔着一段长长岁月的1976年的冬天。

      ⑫妻子夺过戒指,利索地戴在手上,一脸的兴奋,好大一枚戒指,值一两千块钱,我也戴上戒指了。母亲用双手捧着妻的手说,这戒指样式过时了,我给你买个新的。母亲说着就从妻子手上捋下戒指。家里才盖罢楼房,哪还有钱买戒指?妻的脸阴得能挤出水来。

      ⑬夜里,我早已经睡下了,母亲将我从床上唤起来,吞吞吐吐地说,李铮,我想和你商量件事。我不满地嘟哝道,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商量?母亲小心翼翼地说,是这样的,现在都实行火葬了,一个巴掌大的骨灰盒就能盛骨灰了,再用棺木盛骨灰盒不是浪费吗?我想把棺木卖掉。

      ⑭在母亲的坚持下,上好的棺木被人买走了。

      ⑮后来,我的70多岁的老母亲进了趟县城,她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

      ⑯母亲还兑现诺言,给她的儿妻买了枚闪光的戒指。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很会撒娇的李逵

绝鹏山

    李逵上梁山后不久,宋江的父亲宋太公被接上山来,一同快活了。公孙胜触景生情,也要回乡看望老母。众头领在金沙滩送别公孙胜,待回到山上,却见“黑旋风”李逵放声大哭起来。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

    李逵哭道:“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据坑里钻出来的!”

    要回家接老娘来,至于哭吗?再看看他自称“铁牛”时的口气,既不称李大,也不称黑爷爷,称起自己的小名了。毫无疑问,这是撒娇的哭、装惑的哭。

看起来粗鲁且笨头笨脑的李逵,其实是个很会撒娇的人。他一撤娇,不仅晁盖、宋江和众兄弟都随顺了他,就是李黄、金圣叹这样的大家也很受用,读者也一样,都很喜欢他。板斧与撒娇,是李逵的两大法宝:板斧对付敌人,撒娇征服朋友。

    不信?请接着看他撒娇的收获。

    是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你看晁天王这口气,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口吻。

    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

    晁盖觉得李逵说得在理——其实是哭得惹人怜爱,便要放行。出人意料的是,宋江却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宋江认为李逵莽撞,又被官府逮捕,此去凶多吉少。

    李逵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爹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你看这样的话,如果换一个人说,比如林冲,比如武松,就非常不合适。但是李逵说,就非常自然。为什么?因为他是撒着娇说的。

    人们为什么对撒娇很受用呢?因为撒娇是一种说话时的态度:撒娇者总是主动地把自己放在依附的位置上,通过一种人格上的屈尊来换取对方的恩宠。结果是双赢:不仅自己达成了目的,还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求。

    重阳节时,宋江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令乐和演唱。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李逵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摔得粉碎。宋江大怒,要监押他时,李逵道:“哥哥剐我也不怨,杀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着小校去监房里睡。

    我们注意这最后一句:“除了他,天也不怕。”这是当众表忠心,也是当众撤娇。一句话,不但消了宋江的气,而且让宋江念起他的好。

    次日清晨,众人来看李逵时,故意吓喊他:“你昨日大醉,骂了哥哥,今日要杀你。”

    李逵道:“我梦里也不敢骂他。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罢。”

    撒娇到这种地步,宋江舍得杀吗?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春天里的油菜花

①春天里的油菜花,金色耀眼,让人心生灿烂,感到欣喜。每次站在田间地头,看着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片片地铺展开来,我总会觉得,这才是土地美丽富足的样子,才是春天应有的打扮。

②我喜欢待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花地里。置身花丛中,先是由近到远地看,随着视野的快速扩展,会感到春天是如此绚烂和辽阔;然后,将视线由远及近地往回移,会发现所有的色彩和芬芳几乎是扑面而来,无限的美好顷刻间向内心灌注,澎湃的心潮随着花海跌宕起伏。

③油菜花的茎秆虽柔软,但站姿笔挺,精神抖擞。它的花形简单,四片鹅黄色的花瓣,两两相对,呈十字形排列。有风的时候,那薄如宣纸的花瓣会在风中轻轻地颤动。中间的花蕊清楚可见,颜色与花瓣相近,十分协调。

④朴素、纯粹是油菜花的品性,它们总是这般阳光、开朗,透着一股庄稼人的大方和豪气。油菜花的花瓣虽小,但开得爽快,开得尽兴。如果说一朵花就是一张笑脸,那么油菜花应该是开怀大笑的表情,笑起来无拘无束、天真烂漫。

⑤记忆里,儿时在油菜花田间玩耍,算是我人生中最早的“赏花”经历。我从小生活在江汉平原南部一个小镇,常跟着父母到农村亲戚家。如果正值油菜花开的时节,亲戚家的孩子就会带我去油菜花地。有一次,我们在田埂上玩耍,跑了一会儿,发现身边的油菜花也像是在和我们做游戏,我们越是跑得快,两边的油菜花就会越来越快地“跑”向我们。有时,它们“跑”得跌跌撞撞,几乎要摔倒,但从来没有倒过地。倒是我们偶尔会摔一跤,爬起来后,看到每一株油菜花都站得稳稳当当,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⑥等稍稍长大一点,我们对油菜花的了解更多了些。油菜花的盛花期约一个月,不同地区的开花时间不同。在我家乡,2月底到3月初长出花苞,很快进入初花期;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成片盛放;4月下旬花落,开始结籽;一个月后,油菜籽成熟,迎来收获期。这成熟的油菜籽就是庄稼人期待的果实,榨出来的油便是菜籽油。我从小吃菜籽油,那一股特有的清香早已萦绕于心,现在家里做菜还是习惯用菜籽油。

⑦油菜花的实用价值无需多言,近年来,油菜花还成为备受青睐的观光资源。随着乡村旅游的日益发展,很多地方的油菜花地被打造成一道道亮眼的田园景观。前段时间,我去近郊的一个村子看油菜花,发现前来踏青赏花的人真不少。花丛中有专注写生的学生,有精心选景的摄影爱好者,有细细赏花的游客,这些爱花人成为这幅乡村画卷中又一道美丽的景致。

⑧景区的油菜花似乎比别处的油菜花更爱热闹,它们怒放的姿态,仿佛是在大声歌唱。如果说一朵油菜花是兴高采烈地独唱,那么眼前这千千万万朵花,则是齐刷刷地列队,然后一起扯开嗓子,开始一场气势磅礴的大合唱

⑨油菜花没有惊艳的姿容,就是一种简单的美,却足以动人心魄。我坐在田埂上,四周的油菜花便围了过来,像是和我打招呼,那一刻,我感到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这遍地的油菜花,不只是一场盛大的花事,更是一场不负春光的农事,是记忆深处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情。

(文/郝俊,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