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世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 , 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公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按划线句子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所采用的描写方法:                                      

(2)、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用横线划出朗读重音)

(3)、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用/线划出朗读的节奏)

(4)、在最后一节中找出能反映韩麦尔先生心理活动的词语:            

(5)、为什么“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青草变牛奶的秘密
      当我们每天喝着香喷喷的牛奶时,你想过没有,这些牛奶是怎么来的?
      你可能会说,牛奶是从牛身上挤出来的呀。可是牛吃的明明是草,是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为什么会产出高蛋白的牛奶呢?
      原来,青草变牛奶,是微生物和它们所分泌的酶的功劳。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
      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瘤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因为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当然,至此,还没有大功告成。
     牛还有其他3个胃——网胃、瓣胃和皱胃。被初步消化的纤维素和微生物会一起陆续进入牛的这3个胃,那里是胃蛋白酶的天下。不过,这时那些“功臣”微生物们可就性命难保了。胃蛋白酶太厉害了,它在将草料分解成氨基酸、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供牛制造牛奶的同时,也将微生物一起消化了。
      这样看来,牛身体内的这些微生物实在是很了不起,为了帮助牛消化草料,生产制造牛奶的原料,连性命都“不要”了。
我们能喝上牛奶,不仅要感谢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更要感谢牛体内那些微生物的牺牲精神。能分泌纤维素酸酶的微生物不仅生活在牛肚子中,在自然界也是广泛存在的。科学家们想到,自然界有着丰富的纤维素资源,人类却无法利用,如果利用微生物来生产纤维素酸酶,分解自然界的秸秆、树皮、树叶等纤维素,人类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 10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衣的。那时正值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朝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花。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的,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的。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了窗户,碎玻璃划破了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偿,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很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10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文 丁立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小题。

机器人做手术越来越靠谱

    ①最近,一位名叫比利·惠特克的英国少年接受手术,摆脱了长达7年的癫痫病痛。医生让机器人钻入他的大脑,通过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找出引起癫痫发作的部分,医生将病灶切除。这个手术被称为立体定向脑电,已经有过成功的案例。

    ②不仅如此,机器人还可以在其他类型的手术中大展拳脚。一台“手术医生”机器人,必须知道“要做什么”,并能规划“如何去做”。这就需要一套高效、稳定的微电子系统——包括软硬件环境、传感器和机电设备。

    ③软硬件环境可以说是医疗机器人的大脑,它与家用台式电脑的工作原理类似。不过,医疗机器人往往是基于Unix或Linux等开源操作系统开发的,以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同时,医疗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功率不会很大,否则就得配个风扇、扯个电源线在人体内横冲直撞了。这种低功耗、高稳定性的设计需求,恰巧与移动电子设备殊途同归。而移动电子设备近些年的发展,为医疗机器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④传感器通常是指一切物理、化学的感知仪器,比较常见的是压力传感器、视频采集装置、溶液成分检测单元。传感器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眼睛”收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作出决策,而决策的最终实现者机电设备就是医疗机器人的手。它一般以高聚塑料为外壳,耐酸耐碱,不易在体内留下有毒物质,并且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操纵精度,完成精密的外科手术任务。在这套系统中,人工智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能辅助医生完善医疗计划,遇到突发问题时还能自动采取应急措施,降低风险。

⑤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医疗机器人是“达·芬奇”系统。医生只需坐在显示屏前,操纵控制杆,便能完成手术。它的最大特点是“缩放”,主刀医生可以通过调节缩放比例,改变手动操纵和实际移动的尺度比例,从而实现超精细外科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美中不足的是,一个病人需要为这种手术支付昂贵的设备费用。

    ⑥医疗机器人的优势不言而喻。纵使最出色的外科医生,由于手部血管随着心跳有节律的颤动,都无法保证手术器械的完全稳定,而这一劣势被医疗机器人高精度的机电结构所补偿。医疗机器人还具有微创性,一个小的机电设备往往只需要2厘米的创口,甚至口服就可以进入人体,从而极大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加快了术后愈合的时间。此外,医疗机器人还可远程操作,只要连接网络,主刀医师无需与患者碰面,即可远程操纵机器人完成手术,极大地减少了医生和患者的时间成本。

    ⑦事实上,除了医疗机器人,越来越多神通广大的机器人不断问世,比如机器人厨师,又比如人工智能创意总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未来,机器人可能无处不在,并将为人类带来莫大的福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上坡

王广军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

    ⑪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謝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⑫“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

(摘自《润·文摘》2017年第7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泥桶中的信

(日本)叶山嘉树

    ①松户与三弄完水泥了。他的头发和鼻口都被水泥沾成灰色。他想把手指伸入鼻孔,抠掉像钢筋混凝土那样黏住鼻毛的混凝土,可是为了配合每分钟吐出十立方尺的水泥搅拌器,根本没有时间把手指伸向鼻孔。他一直担心自己的鼻孔,却整整十一个小时没空清理鼻子。其间虽有两度休息:午饭时间和三点钟的歇息。可是,中午时间,肚子很饿;下午那次歇息时间要清扫搅拌器,没有空闲,所以始终没有把手伸到鼻子上。他的鼻子似乎像石青像的鼻子那样硬化了。快到下班时间了,他用疲惫的手搬动水泥桶,一个小木盒从水泥桶中掉出来。

    ②“是什么?”他觉得很奇怪,但无暇顾及这种东西。他用铲子把水泥送入水泥升斗秤量;再把水泥从升斗倒进槽里,很快就要把那桶子倒光了。

    ③“且慢,水泥桶中不可能出现盒子。”

    ④他捡起小盒子,投入肚兜的钱袋。盒子很轻。

    ⑤“这么轻,……”

    ⑥他想。旋即,他又要倒下一桶,秤量下一部分。最后,搅拌器终于空转了,水泥已经弄完,终于下班了。他先在搅拌器的橡皮水管下冲洗了手和脸;然后把便当盒缠在脖颈上,一心想先喝一杯再吃饭,一面走回他的大杂院。发电厂已经完成八成,矗立夕阳中的惠那山覆着纯白的雪。满身汗水仿佛突然冰冷起来,在他经过的脚下,河水咆哮地吐着白沫。

    ⑦“嘿!真受不了,老婆肚子又大了……”他一想到满地爬的孩子,想到即将在这寒冷时分生下来的孩子,想到一再生产的老婆,就觉得泄气之至。

    ⑧“一圆九十钱的日薪,一天要吃两升五十钱的米,衣着住宿又要九十钱!怎么还能喝酒呢!”他突然想起钱袋里的小盒子。他在裤子臀部擦去附在盒上的水泥。盒子上没有写什么,钉得很牢。

    ⑨“里头好像有什么东西,钉住了。”

    ⑩他先把盒子砸在石头上,可是没有砸坏,于是像要踩碎这个世界似的,拼命践踩。从他捡到的小盒中掉出一块破布包襄的纸片。上面这样写着——

    ⑪我是N水泥公司缝水泥袋的女工。我的爱人担任的工作是把石块放进碎石机去。十月七日早上,放进大石块时,跟那石块一起夹在碎石机中。他的伙伴想去救他,但我的爱人已如沉到水中一般,沉落在石下。于是,石块和爱人的躯体互相辗碎,变成红色细石,落到传动带上。又从传动带传入粉碎筒中。在那儿跟钢铁弹一起,在激烈的声响中发出细细的咒诅声。就这样被烧制成水泥。骨骼、肌肉和灵魂,都变成粉末。我爱人的一切都变成水泥了。剩下的只是这件工作服的破片。我缝制了装爱人的袋子。我的爱人变成水泥了。第二天,我写了这封信,悄悄放进桶子里。你是工人吗?如果你是工人,一定会觉得我很可怜,请回信。这桶中的水泥用来做什么呢?我很想知道。我的爱人会变成几桶水泥?用到哪些地方?你是水泥匠?还是建筑工人?我不忍见我爱人变成剧场的走廊,大宅的围墙。可是,我怎能阻止得了!如果你是工人,请不要把这水泥用在那种地方。唉,算了,用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关系。我的爱人一定认为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没关系,他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一定会配合得很好。他温柔善良,而且稳当可靠。他还很年轻,才二十六岁。他如何爱我,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用水泥袋代替寿衣,让他穿上!他没有入棺,已进入旋转窑了。如果你是工人,请给我回信。我把爱人所穿的工作服破片送给你,包这封信的就是。这破布已沁进石粉和他的汗水。他是穿着这件破工作服紧紧拥抱我的。如果不会给你添麻烦,请把使用这水泥的日月、详细情形、用在什么地方,还有你的名字,都告诉我,务请保重。再见。

    ⑫他望着信末的住址和名字,一口气把倒在杯里的酒喝光。

    ⑬“真想喝个烂醉,把一切都砸坏!”他怒吼。

    ⑭“喝醉乱来怎么行!孩子怎么办?”妻子说。他看着妻子大腹中的第七个孩子。

(1925年  选自《经典小小说》,有删改)

【注】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现代文阅读Ⅱ

佛子岭的曙光

靳以

①“同志们,现在是三点整,三点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②水库工地广播站开始播音,这正是破晓之前的凌晨。在这里,和祖国各地的工厂、矿山和大建设工地一样,成千的工人通夜在佛子岭大坝的工地上紧张地操作着。他们每个人都记得:一定要跑在洪水的前面,不顾烈日的酷热,风雪的严寒,他们不放过一秒钟,日日夜夜地操作着。

③天还是很黑,虽然已经是春天了,可是午夜后的寒冷像初冬。在工地以外,树梢顶上,星星闪耀着;可是走进了大坝工地,明亮的灯光夺去了星星的光辉,不但照亮了天际,连河水也映着亮光。浓黑的夜色压不住这个世界,夺目的灯光劈开了它,通过闸门的水,像一匹匹发亮的白缎挂下来。在高空,一闪一闪发着蓝光的是电焊的火焰,它轻轻的把夜抓碎了,清晰地照出提前到顶的拱和垛上胜利的红旗,还有垛顶上活跃的工人的身影。他们忘记了夜,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疲惫,他们只是忘我的工作着。

④静静的山谷,静静的夜,热火朝天的劳动热情,把寒冷的夜晚也变成热烘烘的了。

⑤广播员热情的语言从喇叭口放送着:“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我们工人有力量”.洪亮的歌声,一直送进工人的心里。突然报告:“二号拱位,一位工人同志受伤了!”只见工地急救站的医务人员,急急地背着药包和担架跑到了现场。他们不但在深夜要保持清醒,而且探身到急救站的外边全神贯注地谛听,生怕听不见广播站对他们的召唤,如果不能及时赶去急救,会影响工人同志的生命安全。

⑥当祖国人民安睡的时候,当孩子紧偎在母亲身边的时候,当老人翻个身又睡着了的时候,成千的人清醒着、动着,在佛子岭山地修筑着中国第一个连拱坝!它是千万人民的智慧、力量和血汗的结晶。

⑦这坝横亘在两座山头之间足有一里路长,像二十多层楼那样高,由二十个坝垛和二十一个半圆形的坝拱组成。上万的农民弟兄和战士,把大山深深的斩去了一段,把河心挖深了二十多公尺。它向上直矗天际,向下深入水底,像一排俯身的巨人,紧紧地站成一排,把两臂撑住地心,用后背挡住汛期中从千山万岭奔泄下来的洪水,使它从汹涌化为驯服,使两岸人民不再受到水灾。

⑧它把上游的山谷变成一个大湖,常年积存着五亿立方公尺的水量,在枯水时期输送水源,使河面随时能行驶大木船,把上游山间丰产的竹、木、茶、麻运出去。它使下游七十万亩良田受到灌溉,淮河两岸人民免受洪水灾难。它强大的电流会一直送到三百里外的合肥去,给远方的城市,周边的山村,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

⑨它是中国第一个技术性最高的连拱大坝,它是按九级地震的条件设计建筑起来的水库,他将使广大人民的生活踏上了美满和幸福的大道。

⑩这伟大的工程虽然是在大别山区的深山里,可是全国人民都关心他,支援他。从东北送来了斗车和枕木,从上海送来了机器和钢筋,从南京的栖霞山送来了洋灰,从青岛送来了钢板椿,就是从遥远的重庆,也送来了机械和车轨。

⑪青年农民也来了,他们就近参加水库修建工作,两淮的农民带着工具从家乡一步步赶来了。上海的,无锡的,宁波的,海门的,湖北的,安徽的工人也来了,淮河两岸的子弟兵也过来了,结成工农兵的大军,向自然斗争,他们掌握着不同的机器和技术,却抱着同样的目标和志愿向水库工地进攻。

⑫难道没有困难么?从勘测开始就不断的遇到大小的困难,可人的意志没有被困难挡住。去年六月突发的洪灾持续了三个月,几乎把人们的信心冲垮了,可是党给人民以力量,党鼓舞着工地上所有的人,齐心协力,战胜大小困难,把三个月的时间追回来,大步向前。就在几天前,又有近两千个流量的大水来了,连拱坝已经屹然挺立在那里,挡住大水、制服大水,让翻滚起伏的水驯顺的流过闸门,只高出水面五六尺的木桥也能安稳地在水面上。“这是一个考验”工地上的人们怀着欣悦的心情说。他们的建设信心更增强了,证明了两年多辛勤筑成的连拱大坝起作用了!

⑬清晨,当天边的青光转变成亮白色,天顶透出蓝色来,最后的星星也落下了。射着万道光芒的太阳穿过东山的红云升来了,它用温暖的手首先抚摸着在高空操作了一夜的工人,忙碌了一夜的工地仍热火朝天。代表着工人们的力量、骄傲和光荣的红旗,正高高飘在湛蓝的天空中,格外灿烂夺目。

⑭这正是六点整,一个真正的早晨的开始。一九五四年春,佛子岭

选自·《靳以散文小说集》有删改

【阅读链接】

靳以(1909-1959),是与郑振铎、巴金、叶圣陶等人齐名的现代著名作家。文中的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为根治淮河水患而兴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坝”,其建筑价值和精神价值不可估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